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寒冬救助温暖流浪乞讨人员

阜阳日报 2017-11-29 10:18 大字

本报记者 王雪洁 通讯员 张玉锦

寒冬来临,市民纷纷添衣保暖,而社会上还有一群流离失所的人还处于寒冷之中,那就是街头流浪生活的弱势人群,他们因为生病、年老、年幼或残疾等原因,不具有完全自我认知或表达能力,没有生活来源,在街头流浪乞讨,人身安全无法保障。

救助弱势群体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日前,阜阳市救助管理站和阜阳市监天救援队携手开展了“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向全市广大市民发起了“寒冬送温暖·关爱流浪乞讨人员”倡议,呼吁市民在阜阳市城区内发现流浪乞讨人员时,发扬扶贫济困的风格,积极采取帮助措施,告知、引导其向当地救助管理站求助。倡议广大市民对个别以乞讨为业的流浪人员,不要盲目给予资金帮助。

“阜阳市救助管理站的地址在颍西办事处顺昌路(卫校西北方),救助站24小时求助电话是0558-2567541,市民也可以拨打蓝天救援队的救援电话13093399999,给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帮助。”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

“救助站的原则是‘无偿救助、自愿受助\’,即日起到明年3月,我们会以车站、繁华路段、桥梁涵洞等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集中露宿区为重点巡查点,及时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必要的帮助,确保他们寒冬有饭吃、有衣穿,有病得到及时救治。”市救助站站长吴震表示。

当天上午,记者跟随市救助站工作人员走上街头巡查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往往比较集中于人流量较大的商场、车站等地,“要钱”的流浪者相对多一些。

“如今,社会上存在两种流浪乞讨人员,一种是因病、残、生活无着导致的流浪乞讨人员,还有一种是职业乞讨。”目前,街面上出现的少数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多是一些梦想不劳而获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家,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获取钱物。“希望市民学会区分职业乞讨和流浪乞讨,不要助长职业乞讨的不良风气。”吴震提醒市民,想帮助流浪人员时,可以通过联系救助站,或者与流浪乞讨人员交流,找出其流浪的原因,再决定如何给予更有效的帮助。

新闻推荐

跟上节奏动起来

11月26日,在阜阳青网科技园内,阜阳网络达人被一群会跳舞的机器人吸引。当日,市网信办组织阜阳网络达人看“工业转型升级”,参观了解阜阳市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目前,阜阳青网科技园已吸引无锡汉和航空...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