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乡村振兴美好生活看得见

阜阳日报 2017-11-13 13:38 大字

本报记者 杨静文 通讯员 王东方

清澈的河水波光粼粼,整洁的街道小楼林立;小广场上,村民三五成群或锻炼身体或休闲聊天……近日,记者在颍州区三塔集镇张寨村看到这样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作为三塔集镇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张寨村近年来通过新村建设、环境整治、***等一系列工作,改变乡村面貌,增加群众收入,走上了振兴发展之路。

环境改善看得见

对张寨村村民赵兴侠来说,如今生活最称心的地方就是环境的改变。“在俺们村,许多人在2000年开始就建起了二层小洋楼,村里的街道是方圆几十里最热闹的。但是,那时候没有专业清扫人员,村里环境卫生比较脏乱。”赵兴侠介绍说,村口的阜地河就是个臭水沟,村里道路泥泞、垃圾遍地,根本谈不上生活质量,下雨天都没法出门。自2014年开始建设新村,到2015年底基本建成,村里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河道清淤后变得清澈见底,还绿化了周边环境,硬化了村里道路,增设了健身器材,建起了村民文化活动广场;最重要的是,村里有了专业保洁人员,每天清扫垃圾。现在,俺们村越变越美,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舒心了。”赵兴侠说。

增加收入看得见

除改善人居环境外,村民的收入也在增长。今年70岁的郑学士因老伴身患疾病,生活困难,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户。自***工作开展以来,他先是被村里聘为保洁员,一个月800元工资,活不重干得好还有奖金;家里的4亩多地也流转出去,如今年收入已经超过万元,今年就能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咱是个农民,靠种地为生,以前怎么都没想到自己还能过上拿工资的生活。”郑学士告诉记者,这几年村里来了许多公司流转土地,种植经济作物。他家位置比较偏的土地也流转了出去,自己才有了时间做保洁工作。“不止是我,孩子们也准备到村里扶贫工厂上班了,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郑学士说。

“目前,我们村已经流转土地3000多亩,种植葡萄、大棚蔬菜、果林等经济作物;今年还引进了河南中鹤集团,在村里流转2400亩土地种植优质小麦,养殖种羊;接下来,村级扶贫工厂引进的制鞋企业马上就要入驻了。今后,我们村的经济会越来越好,村民的收入也会越来越高。”张寨村村委会主任许利刚说。

三产融合看得见

张寨村的变化只是三塔集镇近年来推进“三产融合”、调整经济结构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截至今年10月底,这个镇已流转土地1.3万多亩,发展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特色种植、养殖业等,在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今年初还启动了占地7.5平方公里的三塔集镇工业园和占地100余亩的商业综合体项目,通过“三产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我们信心更足了,正在抓紧落实这些要求,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依托三塔集镇本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建设工业园,发展食品加工企业;依托202省道靠近高速出口的区位优势,建设商业综合体、4星级酒店,真正实现三产融合,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三塔集镇镇长刘畅告诉记者,按照镇里计划,预计在2020年全镇将建成美丽乡村10个,三产融合发展将增加近万个就业岗位,力争全镇人均收入突破万元大关。

新闻推荐

阜阳市公开征集2018年政府规章立法项目建议

本报讯(记者尚原野通讯员储晓敏)记者日前从市政府法制办获悉,目前阜阳市正着手编制市政府2018年政府规章制定计划,现向社会征集2018年需立法的项目建议,阜阳市各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企事...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