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守护百姓健康贡献力量

阜阳日报 2017-11-08 11:34 大字

本报记者 宋玉洁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记者采访阜阳市多位乡村医生,他们以朴实的话语坚定地表示:“‘健康中国\’对我们来说,就是每天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就是全心全意守护村民的健康。党的十九大之后,我们将继续坚守岗位,救死扶伤,病人康复就是我们最有成就感的事。”

为百姓服务心中很充实

虽然没有血缘关系,颍东区正午镇张庙村的乡村医生魏涛却像亲儿子一般照顾着五保老人武西厅。每天早晨,魏涛到村卫生室上班前,总要先来到武西厅家,照顾他起床穿衣、洗漱吃饭;下班后,魏涛会再来看一看老人,有时还为老人带去苹果和牛奶。

其实,魏涛照顾武西厅老人已经6年了。最初,老人身体不舒服时找魏涛看病。得知老人独居,身体不好,魏涛便时常抽出时间来看看他,为老人洗洗衣服做做饭。如今,老人的身体越来越弱,魏涛到武西厅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他不但免费给老人提供医疗服务,还像亲人一般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如果不是有魏涛在,我可能几年前就不在了。”老人的话中有感激,也有温暖。

“能以自己的医疗技术为本村百姓服务,我的心里很踏实。”从医16年来,魏涛始终把爱心和责任心作为他行医的信念和做人的准则。他看病治疗时,尽量使用既便宜又能保证疗效的药品。对于家庭有困难的患者,魏涛自掏腰包为村民贴补医药费。多年来,他先后为孤寡老人、困难户、军烈属减免医药费5000余元,自己手里发黄的欠条金额达3000余元,而他,从没有主动上门去催收过。

做守护百姓健康的卫士

说起工作,来自颍东区插花镇的乡村医生董中法打开了话匣子。“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我觉得说的太好了!村卫生室是最基层的卫生医疗机构,我们乡村医生作为百姓的健康卫士,要坚守好村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除了日常的看病问诊,董中法高度重视村民的健康保健和预防工作,引导村民把被动的“治疗疾病”转变为主动的“预防疾病”。因小时候患脊髓灰质炎落下了腿部残疾,如今董中法行走不便,可他经常骑着三轮车,下乡来到村民家中,为大家做好基本卫生公共服务。春季,董中法统计整理出一些还未接种疫苗的家庭,亲自上门宣传。“春季是发病高峰期,出疹后危险性大,希望你尽快带着孩子打疫苗,一类疫苗是免费的。”冬天,正值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期间,但很多家长没有如期带孩子到卫生室吃“糖丸”。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董中法坐不住了,自己小时候就是因为这个病落下了残疾,不能再让别的孩子患上这个病。于是,他又骑上电动车,挨家挨户地通知……“健康中国,我个人能做的很有限,但立足工作岗位,我需要努力的地方有很多,能得到村民的认可,为大家的生命健康作一丝贡献,我感觉很欣慰。”

新闻推荐

省脱贫攻坚大排查情况 专项交叉督查组来阜督查

卢仕仁出席督查会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