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好环境留住外乡人

阜阳日报 2017-08-29 08:50 大字

讲述人:杨慧芝,女,1979年生,市开发区服饰企业工人

采访人:本报记者 王雪洁

5年前,刚听说公司要搬回阜阳时,我们两口子还有点担心。现在,我们不仅留在了阜阳,还买了车,过段时间还准备再买套房。这5年,我们一家的变化,就和阜阳城的发展一样快。

我和丈夫崔干领是河南周口人,都是安徽豹子头服饰科技有限公司的老员工。2012年,公司从江苏搬至阜阳,我们作为老员工,也跟着搬了过来。

说实话,刚决定搬到阜阳时挺犹豫的,我们甚至想过干脆辞职回周口老家。可在阜阳安顿下来之后,我们又庆幸没有那么做:刚进阜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第一年,职工生活配套基础设施就跟了上来,我们两口子分了一套夫妻宿舍,虽然只有20多平方米,但卧室、卫生间、阳台都有,楼下就是食堂,生活、工作都很方便。

更重要的是,公司搬到了阜阳,效益提升了,我们的工资不降反涨。我在缝制车间工作了十多年,已是熟练工,每天能缝制1000来件衣服,一个月算下来,也能拿到5000多元的工资。我老公在装箱车间,我们两口子每月收入可以达到1万元,这不比在江苏、上海打工差。

城区环境也是一天一个样。刚进开发区那会,周边交通还是有些不便,这几年,路越来越多、越来越宽,出了公司,坐上公交,到商业区购物、到城南新区看景,又方便又开心。

今年上半年,我们在阜阳买了辆轿车,趁着暑期,把刚读初中的孩子接了过来,逛了一圈发现,阜阳城区变得越来越漂亮,到处都是游园、广场,学校、医院也配套得越来越好。所以,我们两口子就商量,城市、公司发展正是好时候,我们要继续努力工作赚钱,争取在阜阳买一套房子,退休以后可以生活在这座城市。

新闻推荐

拆掉棚户区建设大游园

本报记者尚原野通讯员王春梅/文本报记者穆可亮/摄近日,阜阳师范学院清河校区北门一带的棚户区开始大面积拆迁。记者采访发现,西清河以西、林清路以东、临泉路以南、师院老校区以北的这片区域,沿街房...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