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露天作业工人撑起遮阳伞

阜阳日报 2017-07-28 08:32 大字

[摘要]探访阜城部分建设工地室外作业工人劳动保障情况

本报记者 任秉文/文 穆可亮/摄

入伏以来,气温不断攀升,尤其7月下旬阜城持续笼罩在高温热浪之中。连日高温下,坚守一线的劳动者工作条件如何?高温天气“休息令”执行了吗?防暑降温措施是否落实到位?记者就此深入阜城部分建设工地做了采访调查。

中午不干活防暑降温有保障

阜阳一中新校区建设工地位于城南新区竹园路北侧、南京路东侧,是阜阳市重点建设项目之一。7月25日上午10点40分左右,记者来到一中新校区建设现场,发现大部分工人已经放下手中的活计,准备休息去了。

在一处简易的遮阳棚下,27岁的钢筋工王金银正在满头大汗地工作。“干完这点活,我也去休息了;公司有规定,中午一般就不让工人干活了。”王金银告诉记者,他所在的苏州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在执行高温劳动保障方面做得比较到位,及时为一线工人提供水、西瓜以及防暑药品,也发了高温补贴。

“公司规定,夏季高温天气,每天的施工时间为早上6点至10点,下午4点至8点,避开高温时间段干活。近期持续高温天气,我们希望通过实行错时作业,让施工人员在午间高温时段得到充分休息。”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保障施工人员高温期间安全生产,公司备足了饮用水、绿豆汤等防暑降温用品。

发放防暑降温费矿泉水随用随取

记者在竹园路(西清路至南京路)及附属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十多位工人顶着烈日实施沥青摊铺作业。“目前,我们正在进行中面层沥青施工,进展顺利的话,10天内有望结束。”施工单位广州市政工程机械施工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面层沥青摊铺后,将会进入到下一个工序,全部工程有望在8月底前建成通车。

“高温天气干活,俺们的劳动保障还是很不错的。”48岁的工人卢有洋一边摊铺沥青一边对记者说,工地上有水喝,防暑降温费、高温补贴也都有。“一天工作9个小时,加班有加班费,中午能休息三四个小时。”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路面工人的密切配合下,随着轧路机缓慢前进,一段又一段整齐的沥青路段铺装成形。每一辆轧路机上都放了大半箱矿泉水,工人们热了渴了,随用随取。

高温下作业应保障工人安全施工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保障高温下劳动者安全施工,市建管局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在建施工现场当气温达到35℃以上时,11时至15时不得在阳光直射下施工作业;气温高于36℃时,要立即停止露天施工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当日应停止施工作业。同时,施工企业应为一线施工人员购置必要的防暑降温用品,提供良好的休息、生活环境等。

此外,按照安徽省有关规定,企业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及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季节津贴,津贴标准每人每个工作日不低于10元。高温津贴不纳入最低工资,不能以发放饮料、绿豆汤等防暑物品替代。

露天作业工人需要更多关心

虽有劳动保障的有关规定,但部分企业并没有严格执行。11点10分左右,路面气温接近40℃,记者来到城南新区阜阳大剧院施工现场时,谭君昌依然驾驶着挖掘机施工。“每天工作8—10个小时,多劳多得。”谭君昌告诉记者,他没有听说过高温补贴的事,就连喝的矿泉水也是自己买的。“雇俺干活的公司只给工钱,其他一概不问。”

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在双清湾公园湖面西侧,44岁的李振明正顶着烈日为配电柜重新排线。“没听说过高温补贴和防暑降温费,包工头管吃管住,还给俺们住的地方安装了空调。”李振明拿起一瓶矿泉水,仰起头来就喝。

为方便施工,李振明将工具包放在了身边。在工具包不远处,一个大大的水杯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老板也不管水喝,如果自己总买矿泉水喝也太贵,俺们干活时就随身带着大水杯,一天能喝三四杯。”李振明告诉记者,虽然辛苦,但一想到每月能挣五六千元,心里多少有些安慰;至于有没有防暑降温费,他并不怎么计较。

中午11点30分左右,记者来到碧桂园·黄金时代商住楼项目施工现场,大多数工人已经去吃午饭了。“俺在这里做木工活儿,一天工作八九个小时。”来自颍东区插花镇的工人刘兴华告诉记者,为防止员工高温天干活出现安全事故,公司提供了矿泉水等饮料和藿香正气水等药物。

“不过,没有防暑降温费,也没有高温补贴。”刘兴华表示,他干木工活多年,虽然听说过在高温天工作,应该有高温补贴和防暑降温费,但从来没有领取到过。“大家都在一起干活,没有听说有谁拿到过高温补贴和防暑降温费的。”

新闻推荐

用爱撑起不幸的家庭

本报通讯员 陈伟 王晨清 文/摄

阜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