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疫情防控“组合拳”

潍坊日报 2020-02-02 09:03 大字

□本报记者王聪聪

通讯员邢向前

连日来,高新区清池街道街居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挺身而出,深入一线,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全力做好辖区疫情防控工作。目前,除春节返乡外地部分租户电话排查登记外,已全部排查完毕,摸清底数,做好预案,加强预防,为下步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行动之所以迅速、排查之所以全面、汇总之所以及时、防控之所以奏效,关键在于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关键在于市督导组的一线督导、关键在于街道党委、办事处的周密部署,关键在于街居干部的艰苦努力。其中,街道统筹安排,打出一套“七项机制”落实“组合拳”,有利推动了疫情防控进展。

落实“双领导小组”机制“强领导”。街道党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均担任防疫工作小组组长,进一步加强防疫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积极及时应对突发情况。部署成立12个工作专班、32名科级干部全部下沉一线,下派67名机关干部,670名物业、村居干部,组成12个工作组,配齐加强基层社区力量,强力推进工作开展。

落实摸底排查机制“摸底数”。1月28日晚,街道对张营、府东、浞源等已经完成排查的社区,当晚抽调精干力量62人,重新分组调派至花园、清池等居民多、任务重的社区,协助提速排查工作……落实好摸底排查机制,坚持日汇总、日调度、日部署,统筹安排,协调推进。目前,街道出动防疫6859人次,对34个村居、58个小区逐楼逐户排查,4天走访24186户,排查46390人,排查外来人员502人,外省来潍人员114人,掌握武汉返潍人员31人,全部登记在册,密切跟踪。

落实专人包靠机制“防扩散”。在清池街道各社区,全体工作人员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对重点人员落实专人包靠,逐一进行健康登记,24小时隔离观察,每天进行体温监测,确保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严防输入性病例和疫情的扩散传播。

落实严格请销假机制“强管理”。作为防疫工作的重要力量,街道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全员上阵,严格请假汇报制度,保障一线工作力量。浞岛社区党委副书记陈凯,刚刚回到安徽省临泉县老家,就接到了清池街道党委发布的取消春节休假的通知,他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决定收拾行李返岗。除夕早上,他独自驱车10多个小时、行程800余公里,快马加鞭、一路飞奔,终于在夜幕中赶回单位,顾不得满身疲惫,第一时间加入到了疫情防控的战斗中,展现出了一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落实联防联控机制“防输入”。街道联合经发局、市场监管等部门,严格规定辖区企业、沿街商铺等返岗、营业时间;联合城管执法等部门,关闭集贸市场,防人群聚集;联合建设局等部门,明确延迟建筑工地开工时间;联合物业公司,继续做好外来人员车辆登记劝返、体温监测等工作。目前,已通知辖区企业2866家,要求全部按上级规定,延迟开工,阻断疫情传播。

落实物资保障机制“保供给”。在前期购买口罩10000个、洗手液400瓶、消毒酒精200瓶、额温枪100个的基础上,街道千方百计、市内市外筹措防疫物资,三天新购口罩30000个、消毒酒精2000瓶、84消毒液3000瓶、PE手套10000只、医用白大褂200件,已发放口罩26360只,投放各类消毒液、粉、酒精共计13555瓶。同时,接受丁家社区防护服捐赠200套、永春社区N95口罩500个、山东劲脉生物科技郭海山夫妇捐赠的高浓度消毒液35桶、700斤,全部用于保障防疫工作开展。

落实抓好舆论宣传机制“强引导”。疫情不扩散,舆论引导很关键。街道印制分发《致清池居民一封信》30000余份,张贴各类防疫海报15000余份,录制音频、下派宣传车3辆,每天8小时不间断播放,张贴横幅400余条,通过微信公众号、社区政务群等新媒体以及主流媒体,每天不间断宣传疫情信息,提高公众认知,增强居民预防能力。

新闻推荐

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发布报告 1月15日至23日为节前客流高峰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记者魏玉坤)交通运输部等部门8日发布春运客流预测分析报告,指出2020年春运客流高峰特征明显,节前客流高...

临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