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脱贫好政府来兜底
颍泉区周棚卫生院签约医生走访苗营社区低保贫困户王明祥。 本报记者穆可亮摄 本报记者 宋玉洁 通讯员 马伯平 蒋雪梅 “健康扶贫真是好,吃药离不开351。351还不行,再来一个180。180报得多,人民生命活得多。感谢政府感谢党,大家一起奔小康。”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召开时,颍州区三合镇三星村村民党永举在村委会收看大会实况直播后,说了一段顺口溜,表达了他的激动心情。
75岁的党永举回忆以前的日子,心情复杂。“40年前,家里吃不饱、穿不暖,身体有个不舒服啥的,也不习惯花钱看病,就是扛着、熬着。我们家是种菜的,收成的时候,大家舍不得吃,拿到街上去卖,换点儿白面、大米。那时候,没有机械作业,用牛耕地、人工割麦。为了种地,腰累得直不起来。到老了,腰部受损严重。大家日子过得苦,哪还顾得上身体呢。”党永举说,6年前,他因冠心病做支架手术,医药费8.6万元,尽管新农合报销了大约50%,加之外出的交通费、住宿费,还是花了好几万元。后续的医药费用仍是沉重的负担。
“我这个病,平常需要吃8种药,每月药费就要花1500元。要是在以前,我就放弃治疗了。”党永举说,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他享受了健康扶贫政策。按照政策,他平时药费可报销90%,自己只需掏150元,医药费负担大大减轻。“如今,我家属又开了3亩菜园,增加家庭收入,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多了,对生活渐渐有了信心。”
临泉县、颍州区曾对4个乡镇40个村做过统计,因病因残致贫率达50%以上。其中,因病致贫率40%以上,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病致贫成为阜阳市贫困户致贫的重要原因。为此,阜阳市积极探索实施健康扶贫,通过加大医保基金保障力度、提升县乡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有效缓解了农村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截至2017年底,阜阳市贫困人口下降到31.4万人,其中,因病致贫返贫人口下降到18.5万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较2016年分别减少了34.4万人和15.8万人,较2016年分别下降了52.3%和46%。在2016年全省健康脱贫专项考核中,阜阳市位列全省第二。在2017年全省健康脱贫专项考核中,阜阳市位列全省第一,阜南县、太和县、界首市获得全省健康脱贫示范县称号。
吃饱穿暖后,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更加强烈。在执行健康脱贫“351”和“180”政策的基础上,颍州区执行“351减半”和“180”政策;临泉县执行“351减半”政策;太和县执行“333”政策;颍上县对“180”政策进行提标,执行“政府全兜底”;颍东区为贫困人口购买商业补充保险,进一步减轻农村贫困人口看病就医负担。
综合保障持续有力。2018年1至10月份,全市贫困人口住院医药总费用中综合医保累计补偿费用12.49亿元,累计享受“351”政府兜底保障人次8.7万人次,“351”政府兜底累计支出3650万元,贫困人口累计门诊医药总费用36417万元,贫困人口累计门诊人次301.3万人次。分类救治有序推进。同期,贫困户家庭医生累计签约服务26万户,家庭医生累计签约服务67万人,贫困人口电子健康档案累计建档67万人,签约率100%;大病专项救治确诊6845人,累计已救治6836人,救治率99.87%。
健康脱贫补偿政策方面,市卫计委2016年10月开始实行“三保障一兜底”一站式结算,新农合及新农合大病保险制度对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降低贫困人口大病费用实际支出,对新农合及新农合大病保险支付后自负费用仍有困难的,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帮扶力度,把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使贫困人口大病医治得到有效保障。2017年以来,全市农村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累计保障153.2万人次,慢性病门诊补偿费用5.4亿元,实际补偿比例达96.4%。
新闻推荐
离家三天,临泉女孩平安回来了 如何陪孩子走过叛逆期,听听心理咨询老师怎么说
核心提示12月25日,颍州晚报以《留下纸条后离家,17岁女孩至今未归》为题刊发报道称,临泉17岁女孩梦玲因成绩下滑,被家人责备后...
临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