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扶贫队村里大变样

阜阳日报 2018-10-29 10:18 大字

本报记者 杨燕 通讯员 王子娟 寒露时节,临泉县陶老乡长集村到处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田野里,贫困户在艾草扶贫基地拔草、浇水;扶贫车间,机器轰鸣,工人加紧赶制汽车配件隔音棉;沟塘边,村民正在清理淤泥杂草……

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不约而同提到了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驻村帮扶工作队。

在艾草基地里干活的贫困户朱士轩告诉记者,之前他腿疼、腿肿,不能下地干活,市二院组织的免费义诊治好了他的病,又让他来扶贫基地干些轻活,增加收入贴补家用。发挥优势拔穷根

“自去年5月份以来,我们院先后选派5名工作人员驻村帮扶。通过入户排查,了解到很多贫困户或因为离县城远,或因为没钱,只知道自己身体不舒服,而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市二院驻长集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管海新告诉记者,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就要做到早预防、早治疗。为此,工作队向单位申请,先后投入40多万元,组织开展了5次健康脱贫大型义诊和免费送药等活动。

贫困户谢尚龙告诉记者,前几年他在县城诊断查出患了肺结核,去年4月份开始还经常全身发热,在去年5月份的义诊中,医生诊断出他患有胰腺囊肿。随后,市二院为他开辟了绿色通道,并通过“351”“180”健康扶贫政策,自己仅花了千把块钱就治好了病。据了解,在长集村,像谢尚龙这样受益于帮扶工作队义诊的贫困户不在少数。

驻村工作队不仅提供义诊,而且还投入资金加强村卫生室建设,提高基层首诊能力。同时,通过乡村大讲堂到长集村下辖的13个庄,宣传传染病防治、规范用药常识和健康脱贫“351”“180”及农合报补等有关政策,帮助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源头上预防疾病产生。发展扶贫产业帮助村民增收

“要实现稳定脱贫,还要靠发展产业。”管海新告诉记者,针对长集村人均耕地少、传统作物产量低、群众思想保守、无村集体收入等特点,工作队决定以村集体名义流转土地、发展扶贫产业,一方面带动群众就业增收,一方面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2018年春节后,驻村扶贫工作队到颍州区聚森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发现种植艾草投入少、收益大,且聚森源提供种苗、技术指导、产品包回收。随后,市二院拿出20万元作为产业扶贫资金,流转380亩土地种植艾草。

“艾草属多年生,一年可收4次艾草。按照每茬1000斤产量算,扣除化肥、人工等成本,一亩地的年纯收益4000元左右。”管海新介绍说,现在基地已带动十多名村民就业,人均月增收1000多元。在艾草扶贫基地见到效益后,村里将把剩余的收益用于村里的大病救助或分给贫困户。

不仅如此,驻村工作队走村入户做思想工作,现在已有五六户村民流转土地种植中药材。同时,他们还积极联系长集村成功人士回乡创业。2017年,村民谢伟将生产汽车配件的隔音棉加工厂建到了村扶贫车间。

“虽然运输成本增加了,但这里的房租便宜,且能够为家乡脱贫贡献一份力量,我感到自豪。”谢伟说,目前厂里带动了当地10名贫困户家庭成员就业,人均月收入3000元左右。

不仅村民腰包鼓了起来,长集村的集体经济收入通过租赁沟塘、光伏发电、入资村民专业合作社等方式,今年将突破13万元。 整治农村环境 记者在长集中心村采访时看到,几名村民正在排管子,整治沟塘。

“村民腰包鼓了,大家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管海新说,今年7月份以来,村里结合巷道建设和拆违拆旧行动,动员村民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目前已完成危房拆除任务,建设了21条巷道,清理了6条沟塘,投资20万元打造了一个标准版村民公园。

正在散步的村民谢立石说,以前村里的沟塘、房前屋后到处都是垃圾和废弃秸秆;环境整治后,村里变干净了,看着即将完工的小公园,他觉得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

新闻推荐

柳西周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走进临泉

本报讯(通讯员陈汉军朱清永)10月15日下午,全省重大典型柳西周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走进临泉,标志着柳西周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全...

临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