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开办本科大学

阜阳日报 2018-08-31 18:14 大字

通讯员 文涛 据《安徽省文史资料全书》记载,1941年冬,民国干部训练团从洛阳迁到临泉县城南关(现临泉县第四中学北部的位置),团长由蒋介石兼,实际负责人是副团长汤恩伯,团副陈大庆、何柱国,每期千人,共办10期,抗日战争胜利后该团撤销。边干团以培养抗战时期军政干部为主要任务,使接受训练者具备初步军事知识,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成为汤恩伯的贴心干部。这个团共办10期,每期人数不等,仅第一期毕业学员就达1200多人。

1942年10月,筹办鲁苏豫皖边区特种干部训练班(简称特训班),1943年12月结束。班主任汤恩伯兼,副主任周麟祥,下设教务组、训导组、总务组、副官室等,骨干成员几乎全是清一色的军统特务分子。班本部驻临泉县城东北五里的王大湾,以培训特务干部、开展特务工作为目的,在鲁苏豫皖四省边区开展反共反人民活动,第一、二两期毕业学生700人,都成为汤部的反共人员。第三期毕业生被编入鲁苏豫皖边区党政工作总队。

1942年4月,国民党青年训导团鲁苏豫皖边区分团(简称青训团)在临泉正式成立,设在临泉县城北七里的老刘庄(现城关街道迎新社区刘庄)。收训从山东、皖北、苏北、豫东各地来的青年,属甲种分团,是专门“训练”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的反动组织,目的是对触犯“非常时期维持治安紧急办法”的人员予以训导,使之成为“思想健康”的青年国民。收训青年598人,其中,加入三青团的463人,1944年结业。

据《临泉县教育志》记载,1942年初,边区总部经汤恩伯倡导,经民国教育部批准,创办了边区政治学校,后改为“鲁苏豫皖边区学院”,校址在临泉城东南,这是临泉县历史上唯一次出现的高等本科学府。院长马元才和教务处长张绍元均为历史学家,训导处长康蜜羽为留日生,处下设课,课设课长、课员。教导处下设生活指导课,课长肖凯(中央大学毕业)。另学院设大队部,负责军训,第一任大队长唐予畏。该校设本科六个专业:政治系、经济系、法律系、中文系、历史系、教育系。每系学员必修两门外国语,学生可任修二、四年制的某一学制。经民国教育部批准,民国三十二年提前毕业一届100余人,均发有正式大学本科毕业文凭。毕业时,当年美国军机直接降落到该校操场,下来三名美国人和一名翻译,参加该校首届毕业生典礼,三名美国人走到大十字街口,引来众人围观。原临泉二中副校长张修和毕业于该校。民国三十三年,该校迁往河南叶县。为解决边区总部机关军官和边区学院高校职员子女上学问题,同期,又在于寨创办了四维完全小学,校长王栋才。总部对学校很重视,汤恩伯等长官不断到学校视察。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第十战区副司令何柱国也曾多次到四维小学,和师生们广泛接触。抗战胜利后,师生随军离去。民国三十三年,临泉县立初级农业学校也从谢集迁到泉北于老庄。

据《临泉县志》记载,1943年秋,国民党鲁苏豫皖边区总部在县城东南角东小尹庄开办专招朝鲜人的训练班,名为“韩国光复班”。

民国三十三年筹备中美合作所技术人员训练班临泉分班,(简称临训班)。1945年春正式开办。班本部设在临泉县城东六里周庄。训练的各中队学生分驻周庄附近的肖庄、任马庄、闫庄等村庄。军统局长戴笠亲自授课并兼任班主任,副班主任周麟祥,教育长刘庆生,政训组长孟起。临训班为军统正式特务组织性质的训练组织。这个班只办一期,4个中队,约600人。毕业后组成别动军,进行武装活动。临训班1945年9月因抗战胜利而撤销。

新闻推荐

书法进村受欢迎

本报记者任秉文通讯员安心亮“这幅字写得真好,我要了,你们谁也不要和我抢。”8月29日,临泉县吕寨镇陈小寨村文化广场热闹非...

临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