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有心长作济南人

齐鲁晚报 2017-12-23 17:34 大字

文/朱立功

济南,山东省的省会,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我可爱的故乡,因其处于古时的济水之南而有“济南”之称。

位于济南老城北面的大明湖,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湖接泺源,汇趵突泉、五龙潭等众泉之水,终年盈岸、水碧鱼肥。湖南岸矗立的木石结构的牌坊始建于元代,古朴典雅、飞檐画栋、气势恢宏,是进入景区的正门。其上遒劲有力的“大明湖”三字,是清代著名书法家于书佃手书。立于牌坊之下环顾景区,但见百倾湖面绿柳环合,波光潋滟、芙蕖飘香;湖中画舫荡漾、湖岸游人如织。高耸的牌坊与城南的魏晋佛教文化圣地千佛山遥相呼应,成就了古今称颂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胜景。

与大明湖牌坊隔湖相对的湖北岸,是一片依湖而建的画廊、亭榭和祠堂,系为纪念明末兵部尚书、山东布政使铁铉所建,故名“铁公祠”。祠内亭台楼榭、莲池画墙;小沧浪亭衔长廊临湖而建,立廊南眺,但见湖平岸阔、莲叶接天,一城山色、半城湖光。祠西门镶嵌着清代著名书法家、山东巡抚铁保题写的石刻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它吸引着四方游人,为明湖点缀生彩,成为了游人津津乐道的称颂泉城济南的名句。祠内现存清代乾隆时内阁学士、著名文人翁方纲书写的《铁公祠记》石刻,已属国之珍品。

湖中的历下亭,建于北魏,是一座双层飞檐的六角古亭。诗圣杜甫的诗赞“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传颂古今、家喻户晓。清代杰出的大书法家、文人学者何绍基手书此联悬于亭上。古亭两层飞檐之间悬有乾隆御笔“历下亭”匾额;亭正南红柱上悬有郭沫若大师亲笔题写的楹联:“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蕖秋月一片大明”。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著名楹联,将大明湖的景观推向了极致!湖东北岸畔建有雄踞于数十丈高台之上的著名道观“北极阁”,百级石阶直达阁前。进的阁来,但见院内香火旺盛、青烟缭绕;厅内,真武大帝端坐中央,众武神各就各位,身着盔甲、手执利刃,脚踏鬼魂、圆瞪环眼,神采奕奕、栩栩如生!立阁台,有手可扪星之感。举目南眺,可望佛山庙宇,济南老城一览无余。下的阁来不远处晏公台下建有“南丰祠”,是济南人民为纪念北宋时爱民爱城的济南太守曾巩而建。湖南岸九曲亭建有稼轩词,以纪念南宋词人辛弃疾。

出大名湖西南门,沿护城河南行至老城西门之南隅,即是海内闻名的趵突泉公园。济南,泉群庞大、名泉荟萃,有着独到的泉景和丰厚的泉文化,久享“泉城”美誉。趵突泉素有“天下第一泉”之称。“趵突”二字取之考究:“趵”字意为跳跃,“突”字意为猛冲高处。此泉那灵动瑰丽的奇绝泉景,深得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元代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赵孟頫曾出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他的咏泉诗几百年来为世人所称颂: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起白玉壶。

谷虚泄久恐元气,岁旱不愁东海枯。

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

时来泉上濯尘土,冰雪满怀清兴孤。

清代,康熙皇帝先后三次驾临趵突泉,每次都有御书、御诗。至今御书“激湍”二字之匾、碑仍存泉中。第三次临泉,御书“源清流洁”四大字,令悬趵突泉,喻山东官员曰:“尔等为官,以清廉为第一”。

趵突泉东,有“漱玉”、“金线”二名泉。南宋忧国忧民的杰出女词家李清照故居在此,因建“清照堂”。这座竹树环合的清雅院落由郭沫若大师亲笔题写的楹联。

出济南老城南门南行即是历山,相传是大舜耕作之处。其主峰为千佛山,是魏晋时期著名的佛教胜地,此山因黄石崖上不计其数、各具形态的佛雕而名千佛。历年金秋重阳,这里的山会便成了济南的一大景观。通往上山的路两边戏台高筑、商贾麋集。杂耍杂技、四方名吃引得逛山会的人们争先恐后、垂涎欲滴。急于登山拜佛、焚香烧纸,施舍许愿的善男信女们不甘后人,摩肩接踵、一往无前地拥挤在上山的路上,其虔诚之态实为感人!这里敲响的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之客;这里传出的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谜之人。登山远眺,虽已难觅“齐烟九点”,然明湖恰似珍珠、黄河堪如飘带,平地突起的华不注山恰似一位忠勇的卫士,经年累月地守卫着济南的北大门。

金朝最杰出的文人元好问曾两次游济南,他在“济南杂诗”中写道:“看山看水自由身,著处题诗发兴新。日日扁舟藕花里,有心长作济南人”。

朋友,愿你热爱济南!

明湖小楼推荐菜品—枣庄辣子鸡

“鸡香飘十里,客坐十里外”——这就是对明湖小楼枣庄辣子鸡口感最直接的描述。选用当年的枣庄农家散养的花公鸡,嫩鸡肉加大量鲜辣椒、米醋爆炒,肉质极佳、滑嫩筋道,想起来就流口水。

新闻推荐

农民运动会健康趣味多

12月16日至17日,临泉县第二届农民运动会在该县体育中心举行。来自全县各乡镇、街道办的15支代表队500名农民选手参加了拔河、三人制篮球、乒乓球、简易保龄球、踢毽子、跳绳、羽毛球拍托网球60米...

临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临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