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新期待
本报记者 郭晓林 实习生 万琳/文 本报记者 穆可亮/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近年来,阜阳市通过建设一系列文化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市民的幸福生活指数。
打造优质文化活动品牌
市民乐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才是值得推广的。“文化惠民季活动”正是这样一个市民参与度高、文化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近年来,阜阳市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消费季”、“书香阜阳”阅读季等品牌文化活动,与群众文化需求无缝对接,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今年“十一”期间,市民白传涛带着女儿白雨婷,到阜阳新华书店图书城购买了《边城》、《朝花夕拾》等多本书籍。“现在,正值‘文化惠民消费季\’期间,刷‘62’开头的银行卡买书有折扣。”白传涛告诉记者,这项利民好政策,带动了更多人参与文化惠民活动。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阜阳市按照省文化惠民消费季统一安排,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并以直补消费者的方式,引导群众看书、看报、看戏、看电影等。3年来,阜阳市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深入基层,走进群众,累计举办活动近百场(次)、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次,日渐成为百姓认可的优质文化活动品牌。
在本届文化惠民消费季中,阜阳市共有43家商户参与“五看”活动,刷卡笔数38390次,交易总金额约440万元,其中,补贴金额58.03万元。此外,将于11月22日举办的第二届阜阳文博会,将为市民提供一次乐享省内外文化精品的盛宴。
补齐农村文化设施短板
在文化惠民活动中,阜阳市致力于补齐农村文化建设短板,让一系列文化惠民政策在农村落地见效。今年秋种期间,在临泉县高塘镇东孟庄村农家书屋,前来看书学习的农民络绎不绝,有的来找秋种方面的书,有的想了解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书屋管理员李申说,“村民在这里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能相互交流心得。”
近年来,阜阳市大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58个,农家书屋1907个,电子阅览室173个,全市有181处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免费开放。不断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为农村群众提供了参与文化活动的良好平台。
2016年以来,颍上县西三十铺镇洪单村不仅修通了水泥路,还建起了占地1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吸引村民自发跳起了广场舞。此外,广场内还建起了健身器材等设施。“这是严格按照文化扶贫‘七个一\’标准建起来的。”西三十铺镇洪单村干部李华普介绍说,现在,村民参加的文体活动明显增多,上级组织的送戏下乡活动也有了场地。
据了解,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七个一”标准是,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器材。借此全面提升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水平,为开展各类文化扶贫工作搭建平台。
记者从市文广新(体)局获悉,阜阳市脱贫攻坚文化工程进展顺利,2017年173个贫困村文化基础设施“七个一”建设已实现了“一间房”、“一面墙”、“一套广播村村响”、“一套体育器材”、“一套音响”完成率100%,“一个舞台”完成率89%,“一个广场”完成率99.4%。
不断丰富文化活动内涵
文化场馆多了,文化内涵也随之丰富起来,城乡各地不间断的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把丰富多彩的文艺送进千家万户。11月2日晚,一场“五大专项行动”文化惠民文艺演出走进阜南县城,歌曲、快板、戏曲等节目依次登场,精彩丰富的演出吸引来大批市民驻足观看。“现在,文化演出活动多了,晚上就想出来看看,生活也变得有趣多了。”阜南县居民王勤说。
近年来,阜阳市以活动惠民为抓手,致力于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平均每年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上千场次。其中,“送戏进万村”、“文化进万家”、“扶贫扶智”等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为群众生活增添了多姿多彩的文艺元素。
记者从市文广新(体)局获悉,今年,送戏进万村、送电影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正在全市各地有序开展。截至10月底,全市“送戏进万村”活动已开展了2468场,完成率达135%。此外,“扶贫扶智”、“五大专项行动”文化下乡演出活动正在进行中。
市文广新(体)局有关负责人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文化惠民活动及时适应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改进和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和内容。随着文化惠民活动的深入开展,阜阳市将掀起让群众感知文化、享受文化、共建文化的热潮,进一步满足全市城乡居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杨燕通讯员梁栋重阳节前,临泉县滑集镇梁王村菊香四溢。村头的道路上、村庄附近的农家院内,游客络绎不绝。数百亩菊花田里,金丝皇菊、七月菊、大黄菊都成了游客拍照的“主角”。村里的“美丽...
临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