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雨后抢收抢种忙

阜阳日报 2017-10-09 14:13 大字

通讯员 刘子奎

俗话说:秋后好种田。转眼,又到了秋收秋种时节。今年的秋季作物长势咋样、产量如何,持续多日的降雨对秋季作物造成什么影响?近日,笔者就此在临泉县杨桥镇做了采访。

秋粮受了灾

“今年夏季虽然历经高温天气,但总体来说还是风调雨顺的,玉米、大豆、芝麻长势喜人,秋季本来应有个好收成。”10月8日上午,临泉县杨桥镇刘大村村民姜振东告诉笔者,“可是,后期老天不帮忙,秋收关键时期雨一直下个不停,严重影响了秋收秋种。”

“别看下了恁些天,只要玉米棵子站着不倒,玉米棒子外皮包裹严实的,一点问题也没有。你瞧,俺这块地的玉米棒子还是焦黄焦黄的。”10月7日上午,天刚放晴,在地里抢收玉米的刘大村村民李士敬告诉笔者,“但是,外皮包裹不严实的玉米品种,因为雨水浸到棒子里面了,就是玉米棵子不倒,也会生芽变质;倒在地上的玉米就更不用说了。”

据了解,今年凡庄稼早熟或农活赶得紧的农户,在10月1日雨前收割的玉米,只要下雨期间妥善保管,一般不会出现大的生芽霉变现象;但即便雨前收割掉,放在家里的玉米,一旦保存不善,进了雨水,照样会生芽霉变;没有收割仍在地里生长的,凡是玉米秸秆站立的,尽管有生芽、霉变现象,但总体比例不大;凡是玉米秸秆倒伏的,大部分已生芽霉变。

大豆不同于玉米。只要是没有脱粒的,割掉和长在地里的受灾情况基本上差不多。即便雨前收割的大豆,凡是堆垛在室外,用塑料布盖着的,外面淋雨的部分生芽,里面的则被长时间捂得发霉变质。还在地里没收割的,除个别播种较晚没有成熟的地块外,几乎全部生芽霉变。好在,今年杨桥镇的大豆种植面积比较少。

老经验不管用了

“俺家今年种了1.2亩玉米,下雨前掰掉后,像往年一样,都让我摆放在砍掉的玉米秸秆上,哪成想今年连下恁些天连阴雨,结果差不多都生芽霉变了,真可惜!”提起今年的玉米收成,71岁的郭庄村村民牛启凤懊恼地说,“为了省劲,前几年我都是把掰掉的玉米摆放在砍掉的玉米秸秆上晒几天,再往家里拉。”

据牛启凤介绍,他往年的经验是,把掰掉的玉米棒子一个个摆放在玉米秸秆上,晴天晒得特别快,一天能抵上拉回家晒三四天。即便是下两天的雨也不怕。棚在玉米杆上既通风沥水又快,只要雨别像今年这样一直下,中间下下停停,一点事也没有。哪成想,今年的雨一连下了几天都没停。

雨后抓紧来抢收

“10月1日下雨前,由于时间抓得紧,全镇芝麻基本上收割完毕,大豆、玉米收割面积大概在5成左右。个别进度快的村收割面积达到7成。”杨桥镇分管农业的负责人韦洁白告诉笔者,“还没有收割的玉米、大豆,不是没有完全成熟,就是农户想让它们在地里多长几天,等成熟干透后再收,以减少晾晒过程。”

笔者采访时看到,10月6日一大早,雨刚刚停歇,郭庄村的许月勤、刘德修等村民就急着到自家玉米地里抢收玉米了。因为地湿,加之天气预报几天后还有降雨,大部分村民和许月勤一样已等不及机械收割了,纷纷赶到地里人工抢收玉米,确保在下次降雨前把没有收割的玉米抢收回家。

疏通沟渠排水减轻灾情损失

连续的降雨天气造成低洼地不同程度积水。国庆中秋节期间,杨桥镇村干部放弃节假日休息,深入各村查看灾情,指导清沟排水,力争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据了解,段寨、宁大、后郭寨等21个村(居)委会先后动用挖掘机等大型机械疏通沟渠,及时排除耕地积水,确保雨停后村民及时收割玉米,清运秸秆,尽快完成秋种工作。

新闻推荐

市第十三届运动会 男子篮球乙组比赛闭幕

临泉代表队获得冠军

临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临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