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临泉滑集文化扶贫带来新气象

阜阳日报 2017-08-03 19:19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郭晓林 通讯员 靳克龙

夏日傍晚,风中带着热气,临泉县滑集镇史庄村文体广场更是热闹不停:几位村民跟着节奏强劲的音乐,甩开身子跳起欢快的舞蹈……“现在路修好了,环境美了,一有空就找姐妹们出来跳跳舞。”一位村民说,她没想到文化发展能给生活带来这么大变化。

文化设施利民惠民

去年以来,滑集镇大力实施文化扶贫工程,以文化为引领,规划配套设施,夯实文化惠民根基,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造血”功能,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强大的文化力量。

记者走访滑集镇几个乡村发现,新建、改扩建的文体广场聚了人气,农家书屋增添了几分书香气,文化综合服务中心汇集了地方特色。

“目前,滑集镇已有6个村拥有文体广场,村村都有业余文化队,队队都有固定活动场所。”滑集镇有关负责人说,文化活动设施建设,调动了群众文艺团队创作的积极性。“腰鼓队、秧歌队、广场舞队有30多支。”在滑集镇,群众自创自编自演,利用文体广场展示文艺成果,自我娱乐,大家共享。

“全镇已建成农家书屋26个,现有图书及报刊杂志8万多册。”滑集镇有关负责人说,农家书屋中各类藏书、讲座光盘、报纸杂志等种类俱全,内容涵盖农业经济、养殖技术、致富信息等方面,旨在把农家书屋作为培养新型农民、引导农民致富的富民工程。

走进滑集镇在文化站基础上改建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图书查阅、科学普及、普法教育、兴趣培养、技术讲座等功能于一体,可以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服务。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建好以来,面向群众开办了儒学讲堂,聘请乡贤、退休教师作为主讲,分批分期面向村干部、各村村民等进行儒学文化教育,受教育群众达3000余人次。

此外,利用文化中心,滑集镇定期开展技术培训,以畜禽病防治,甜叶菊、贡菊、银杏种植等为重点,开办业余技校、文化讲座,帮助贫困户掌握实用生产技术,树立勤奋自强的良好风气,从根本上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发展动力。

利用文化产业富民

文化利民富民,最终体现在文化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上。就滑集镇而言,找准传统文化与产业发展的结合点,紧紧依托乡土文化、书画文化元素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民文化品牌,培育了一批能够带动群众长期稳定增收的优势特色文化产业。

2012年,皖北书画协会滑集分会成立。5年来,协会已成为研究农民文化、了解民俗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纽带,成为临泉县第一家乡镇级书画协会,在吸引广大书画爱好者的同时,带动了本地农家乐等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近年来,滑集镇结合桃花文化艺术节、菊花文化艺术节等,以民俗、生态文化为特点的农家乐遍地开花。游客在参与体验农家生活的同时,还可以品尝购买贫困户种植的晚秋黄梨、安农水蜜桃、油桃、黄山贡菊等特色优质农产品。滑集镇把文化、农业与旅游业相互结合,扩大了就业,致富了群众,促进了当地可持续发展。

脱贫不忘“治愚”。滑集镇认识到,想让贫困村、贫困户永久摘掉贫困的“帽子”,还需转变陈旧的思想。在各村镇文化墙上,处处可见宣传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的标语。

滑集镇有关负责人说,滑集镇坚持文化技术先行,把文化扶贫当作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由原来送钱、送物、给项目的输血式帮扶,向转变群众落后的思想观念、为贫困户“强筋壮骨”的新方式转变,用先进思想影响群众,用文化产业带富群众,不断激发他们的脱贫斗志。

新闻推荐

扶贫车间就业脱贫

近日,临泉县杨桥镇一期扶贫车间建成投入使用。入驻企业临泉县恒达纺织品有限公司每年可为贫困村提供4.5万元的集体收入,月工资不低于2600元的20个就业岗位,以帮助贫困人口尽快脱贫。图为工人在恒达纺织生产车...

临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