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产品卖难 结构该咋调

阜阳日报 2017-07-24 08:49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任秉文/文 通讯员 武万勇/摄

当前,部分农产品卖难问题引发不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家庭农场主和农业专家的思考。图为颍上县建颍乡桃农在采摘成熟的油桃。

临泉县关庙镇包菜丰产,却烂在田间无人问津;界首市、临泉县的马铃薯滞销,不得不求助于媒体与企业;颍泉区的桃子、颍上县的西瓜同样面临丰产不丰收的尴尬境地……入夏以来,各地出现农产品卖难的现象。

丰产不丰收,不仅让农户遭受损失,而且引发了不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家庭农场主和农业专家的思考。为何会滞销、怎样调结构、如何解难题?近日记者就此做了采访调查。

丰产不丰收带来的烦恼

地处沙颍河故道的颍泉区宁老庄镇枣树行村土壤肥沃,特别适宜各类瓜果蔬菜生长。近年来,当地不少大户种植了枣、梨、桃、葡萄、西瓜等各种蔬果。

今年35岁的李玉龙早前在枣树行村流转了126亩土地,尝试种植桃树。“2016年7月第一次挂果,今年是第二次挂果了。”李玉龙告诉记者,他种植了春雪、突围等5个品种的桃子,亩均产量可达4000斤。

近日,记者在李玉龙创办的玉玲龙家庭农场见到他时,看到他愁眉不展。“产量不小,但销路不好。”李玉龙表示,原本以为只要产品质量好,销路应该不成问题;但现实恰恰相反,因为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眼看着桃子一天天成熟,他心里愈发着急。

“本来想去瑶海农产品市场批发销售,但一来没有固定的合作客户,二来市场压价太低。”李玉龙说,不得已,他只能和周边种植户一起,做起了采摘销售的生意。“虽然量不大,但好在不要雇佣人工采摘、运输,节省了不少成本。”

丰产并不丰收,李玉龙并非个例。由于遭遇连阴雨等原因,临泉县关庙镇刘大楼村的种植大户刘超峰,眼看着地里丰产的包菜卖不出去,不得已求助媒体帮忙,他想把10万斤包菜免费送给想要的人。“虽然没有办法变成钱,但总比烂在地里强。”

据了解,2016年5月,刘超峰在刘大楼村流转了110亩地,主要种植上海青、大葱、萝卜、包菜等,希望能有个好收成。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今年5月,他种植的包菜新鲜上市,但价格却一路下滑。

“市场上供应的包菜太多了,很难卖出去。”刘超峰表示,更不巧的是,那段时间一直下雨,很难雇到人采摘;同时,大雨也让种植基地通向外界的唯一一条道路变得泥泞不堪,大车不能通行……最终,多种原因导致了包菜滞销。

不仅是李玉龙、刘超峰,也不仅是桃子和包菜,今年入夏以来,界首、颍东、颍上、临泉等地都不同程度出现了部分农产品滞销问题,滞销品种包括桃子、包菜、葡萄、西瓜、桑葚、马铃薯等。

信息不对称是滞销主因

“信息不对称是农产品滞销的主要原因。”市农委副主任、市农经站站长江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地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都把发展特色经济作物作为重中之重,但由于个体农户不掌握市场变化行情,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跟风种植、盲目种植,非常容易导致滞销。”

同质化现象严重,是农产品滞销的另一原因。“比如,有的地方种植桃子,则全部种植桃子,种植西瓜的则全部种植西瓜,没有特色,同质化现象特别严重。”江潮表示,这样的“特色”经济作物,其实依然是“大路货”,很难避免滞销的命运。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哪个农产品滞销,都是局部的现象,并不能代表整体。“在整个市场环境下,农产品滞销毕竟是少数。”江潮表示,更多的农产品还是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滞销,只是局部的积压或供大于求造成的。”

众多种植户在市场上的良好表现印证了江潮的观点。“今年的西瓜行情就很好,我们西瓜刚上市时,每斤卖到2元以上。”界首市光武镇万果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光晋告诉记者,不仅是西瓜,他种植的西红柿、辣椒等产品同样供不应求。

“我们的桃子不仅不滞销,还卖上了好价钱。”阜南县后湖农场负责人告诉记者,与其他地方桃子滞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的水蜜桃经过包装后,不仅市场俏销,而且价格高,“一箱8个水蜜桃,售价80元。”

在太和县郭庙镇,鑫尚人农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郭鹏飞这段时间每天都要忙到深夜。“这一茬水果上市后,那一茬蔬菜紧接着就上市了,每天都有很多人前来采购。”郭鹏飞告诉记者,前不久他又开通了网上销售渠道,现在线上线下销售两头热,市场一片红火。

关键要把握市场走势

“今年种植马铃薯亏本了,明年说啥我也不种马铃薯了。”江潮表示,下乡调研中他经常听到类似的抱怨。很多农民在种植失败或遭遇滞销后,就“发誓”再也不种植某种农产品。

“这不是一种理性的态度,也是不可取的。”江潮表示,任何一种农产品都不可能一直畅销也不可能一直滞销,也许今年种植马铃薯亏本了,明年种植马铃薯就会获得高效益。“因此,掌握市场变化趋势非常重要,切不可盲目调结构、跟着感觉走。”

调结构要想取得好效益,首先要掌握市场变化的趋势,分析市场上产品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江潮表示,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避免滞销现象。

发挥优势很重要。“如果农民精于某一项种植,那么就要做深做透,切不可三心二意。”江潮表示,在市场不断细分的基础上,坚持做某一项产品,并将之做深做透,不仅有利于避免大起大落,而且有可能得到丰厚的回报。

打好时间差,也很重要。“如果农产品都在某一个时间点集中上市的话,极有可能造成滞销;但如果我们的产品能够早一步或晚一步上市,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江潮表示,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走”,应该是每一个种植户都需要牢记的。

同时,政府的引导是不可或缺的。江潮认为,一家一户的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掌握的市场信息也不全。因此,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及时发布供需信息,从宏观上为供给与需求搭建一个良好信息沟通平台;同时,发布风险提示,帮助农民了解市场、规避风险。“如果农户能够把握市场走势,发挥自身优势,政府能及时给予信息支持的话,未来农产品滞销的现象会越来越少。”

新闻推荐

远离贫困,从一份保障开始

——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专刊

临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临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