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系列之 “缙云子”诗文咏泸州
(三)
◎董洪良川江都市报记者汤骏
前情回顾
道家释梦,亦追求长生及逍遥。而“如梦”乃大乘的“十喻”之一,《金刚经》里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很显然,冯时行当时的思想、观感和体悟,便有可能直接源自于此。同样,以梦入诗的,尚有他《山居》中的“万事等一梦,寸心当自安”;《和陈舜弼秋夜有怀》中的“贫富勿论俱是梦”等等,连冯时行自己也说:“况因心地静,粗了佛家缘”。看来,他对于佛家偈语、禅理入诗,早已经司空见惯了。很多诗作可以视为例证,比如《石笋》《和蔡伯世韵》《证道歌》,同时,他又始终以清醒的眼光来看待人心,心藏明灯,不即不离,有着对人生的理智思索。
冯时行写《送王公佩之泸》一诗时,诗风一转,清新之味迎面而来。尽管彼时的天气依然是夏天,但到了中午时分,却又云影浮动,凉风乍起,槐树系着骏马,天空白云漂浮,幽谷莺啼,他将其与王佩的声名相提并论,梧桐招得凤凰来。诗云:
“炎薰五月只须臾,底事书生亦滤泸。
午影风凉槐系马,晓岑云白杖挑壶。
见闻幽谷莺迁木,气类朝阳凤集梧。
见说阿房曾有赋,声名速为诧东都。”
此诗见于《缙云文集》卷二。其诗既无副题,也无自注。诗中的主人公王佩失考,其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不详。不过,既然谓其“之泸”,那就是去往和到达之意,可能送王佩来泸,亦可能随行到泸。不过,从“见闻幽谷莺迁木”这句来看,应该是到达泸州才对。如是赠别饯行,则无法“见”,而是听闻了。到了泸州的冯时行,还不忘到泸州城附近的龙马潭等景点四处游玩一番。如今,泸州市龙马潭景区内,尚存有冯时行题龙马潭的楹联。该楹联被镌刻在门廊亭柱之上,曰:“翠削山山玉;光摇树树琼。”至于此联具体辑录于何处,未见史料及诗文详载。
不仅如此,在冯时行的诗文中,尚有两首诗作也应是书写泸州之作,其中一首为《游宝莲寺分韵得尘字》。诗云:
“路出青山近,招提更可人。
清心钟磬响,远迹簿书尘。
晚日池边迥,秋风杖履亲。
频来一樽酒,不畏老僧嗔。”
此诗之宝莲寺,早期有学者以为是位于泸州小市的宝莲寺,因泸江对岸的小市有街道名宝莲街,早前有寺庙,名曰“宝莲寺”,今人言泸州宝莲街的街名是“后来因寺名而取”。但是,宝莲寺具体建于何年?以及宝莲街何时因寺而取,却语焉不详,暂无确切的史料可考。笔者曾查考泸州历代存世志书,包括成书于宋代曹叔远所著的《江阳谱》残本中有关“寺”之记载,也未见“宝莲寺”辑录,仅在其“寺”的辑录中见“万寿禅寺”而已。
又考据宋代诗文,题写有关宝莲寺的不在少数,宝莲寺也不止一处,宋代即有李新作《龙兴行香游宝莲寺》一诗,诗云:“鱼舞天清日,经行小刹初。松柯青羽葆,贝叶细蝇书。杜画奇无敌,周妻俗有余。业无支遁辈,难自卜幽居。”诗中,描述了龙兴宝莲寺内的相关景致。可见,宋时宝莲寺应是佛道禅院及寺庙中较为常见的寺庙名。而冯时行诗中的宝莲寺,究竟是重庆万州的宝莲寺,还是泸州的宝莲寺,姑且留之存疑。
此外,冯时行还写有另外一首诗作《郭信可索云溪诗,懒未能作,戏成此寄以自解》。诗云:
“疏疏翠竹净江沙,远寄新诗物地夸。
月径剩教添鬓雪,云溪日放长苔花。
也知一决君无勇,岂是狂吟我欲赊。
琴鹤今朝随小隐,诗篇明日寄烟霞。”
对于该诗题下的“云溪”二字,《冯时行及其<缙云文集>研究》注解为“不详”,此乃谬矣!查阅《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一十七“郡名”下条目之“纳溪”:“纳溪县,《图经志》:县名,古之有溪,上控永宁界首,下注泸江。昔诸葛武侯平定云南,蛮夷(少数民族)纳贡,而出此溪,因名纳溪。又曰云溪。”而诗题中的郭信可,即郭印,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宋代成都双流人。根据四库本《云溪集》中的序言可知,郭印“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有关郭信可的生平事迹较为简略,且“家居十八年”,而未言明居于故里,还是四处交游、寓居别处;云溪,乃其居所之名,其诗集也因此定名。既然郭信可“索云溪诗”,极有可能便是郭信可寓居纳溪(即云溪)或偶居纳溪,要么邀约诗友唱和作“云溪”的同题诗,要么就是郭信可向冯时行索求《云溪集》有关诗评和序跋,以上诸说皆有可能。
但现存四库本《云溪集》中无跋语,可见应该是前一种的可能性较大,但并非研究文献中注家所云的“不详”。
新闻推荐
引金融活水 助企业增效 “金融资本助力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在界首召开
星报讯4月16日,“金融资本助力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在界首市召开。此次促进会以“引金融活水,助企业增效”为主题,来自安徽...
界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界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