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红薯收益好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9-12-03 11:20 大字

近日,笔者在界首市光武镇大刘寨村民兴家庭农场的红薯基地看到,村民将散落在地上的红薯捡拾起来,集中装车,运到红薯加工车间,准备粉碎加工成红薯淀粉。

民兴家庭农场是刘寨村青年农民刘桂创办的。刘桂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外务工创业,收购废旧塑料。

2017年,刘桂了解到家乡出台一系列发展现代农业的优惠政策,决定返乡创业,创办了界首市民兴家庭农场。在刘寨村流转650亩耕地,350亩种植红薯,300亩种植中药材。刘桂告诉笔者,他采用标准化技术种植红薯,还办起了红薯加工厂。红薯成熟后,加工成红薯淀粉,再加工成红薯粉条、红薯粉皮,每亩地收入翻倍。今年,每亩红薯产量6000斤,加工红薯淀粉1500斤,每斤红薯淀粉5元钱,亩均收入7500元;每亩红薯可加工粉条1350斤。

刘桂还注册了“莲蒲湖”牌粉条、粉皮商标,每斤粉条、粉皮可卖10元钱,亩均收入1.35万元。同时,家庭农场常年聘用村里10多个贫困村民务工,每位村民务工一天可挣到50到80块钱,每月收入2000至3000元。 (徐良)

新闻推荐

淮北梆子戏《扫帚书记》首演

本报讯(记者张理想通讯员王海涛)近日,界首市立河文化演艺有限公司出品的淮北梆子戏《扫帚书记》在界首影剧院首演,本乡本土的...

界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界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