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名家陈甦萍和长宁沪剧团:70年建团史 40年相伴时光
沪剧名家陈甦萍的名字,和长宁沪剧团是如此密不可分。以至于但凡提到长宁沪剧团,就必须提起陈甦萍。从19岁那年在剧团尝试演了一次《秋海棠》开始,陈甦萍就和这个剧团结下了一生的缘分。在剧团当了40年主演,如今又做了13年团长,从进团时扎着两根小辫子的小姑娘,到被观众誉为当今沪剧舞台五朵金花之一的表演艺术家,陈甦萍的艺术人生,和这个上海的区级沪剧团紧密相连,毕生相伴。长宁沪剧团建团70周年主题演唱会现场
今年是上海市长宁区沪剧传承中心(长宁沪剧团)建团70周年,“十一”期间,剧团在上海虹桥艺术中心推出了一系列隆重热烈的系列演出,包括一台原创剧目《小巷总理之可乐坊25号》,一台集中了剧团老中青三代人的主题音乐会,以及一台新创大戏《原野》。
作为团长和主演的陈甦萍因此格外忙碌,在今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她还推出了《陈甦萍沪剧唱腔精选》的新专辑,作为团庆系列活动之一。她说:“我在这个剧团40年,几乎一生都在这个剧团,我是非常爱这个剧团的。40年我经历了剧团的起起落落,可以说,现在是我们长宁沪剧团历史上最好的时候。”陈甦萍
当演员:一进团就是主角,40年主演了50几台大戏
陈甦萍父母都是沪剧爱好者,从小家里收音机里放的都是沪剧节目。自小耳濡目染,陈甦萍很早就喜欢上沪剧。而让她最终走上这条艺术道路的,还是父母的期望。“我爸爸曾经说,如果每天下班回来,咪着小酒打开收音机能听到自己女儿唱的沪剧,就是我人生最大的满足。”
“文革”以后,上海各区县剧团恢复招生,陈甦萍的音乐老师曾是是努力沪剧团演员, 她非常看好陈甦萍的艺术天赋,最终,高中毕业的陈甦萍顺利靠考进入长宁沪剧团当了一名随团学员。
进入剧团才半年,团里要排演《秋海棠》,陈甦萍因为京剧和武术功底,被选了演秋海棠的女儿梅宝,这是她第一次登上舞台,却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快,她被安排主演了《魂断蓝桥》,从此开启了她的主角生涯。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陈甦萍几乎再也没有唱过配角,她也成为了长宁沪剧团中众望所归的台柱子。丁是娥、石筱英、杨飞飞等沪剧老一辈艺术家都在那时候对她很是关注,在艺术上很是关心并进行指导。
1984年,陈甦萍正式拜沪剧表演艺术家石筱英为师。她的表演和唱腔充分吸收了沪剧石派艺术的特色,但她并不拘泥于某一流派,而是根据自身条件博采众长。石筱英的甜糯酣畅、丁是娥的委婉干练、筱爱琴的清丽甜美、顾月珍的幽咽柔美、杨飞飞的醇厚沉郁,被陈甦萍以自己的演唱方式,创新地运用在不同的戏、不同的人物身上。
在《棒打无情郎》“投江”一折里,陈甦萍甚至尝试用了五个沪剧流派演唱。她在沪剧唱腔上的兼容并蓄也可见一斑。
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陈甦萍不断探索唱腔艺术与舞台人物的塑造,逐渐创造了甜、糯、柔、润,风格鲜明、独树一帜的沪剧陈派艺术。2007年,陈甦萍成为上海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沪剧保护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同时,她所创造的沪剧陈(甦萍)派艺术也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从进团开始就演主角,40年主演了50几部大戏,塑造了五十多个不同身份个性情感的舞台形象,且大多都是原创作品。
在今年出版的《陈甦萍沪剧唱腔精选》中,就汇集了陈甦萍从艺四十年来的42个经典唱段,都是从她主演的5000多场演出和50多部大戏中精选而出。其中包括她进入沪剧界首演的处女作《秋海棠》中的“梅宝卖唱”、成名作沪剧《魂断蓝桥》中的“蓝桥香消玉殒”、以及她的代表作《歌女飘零》、《母亲的情怀》、《小巷总理》、《赵一曼》中的耳熟能详的经典唱段。《小巷总理》剧照
书中还收录了这些唱段的欣赏音频、伴奏音频,不仅便于广大沪剧爱好者学唱,也促进了沪剧艺术在当下的传播与传承发展。
“我们剧团虽然不大,但却给了我很多的机会和很好的平台。”陈甦萍说,她希望把这种传统一代一代传递下去。如今,剧团里来了很多年轻人,也是随团培养的青年演员,希望让他们通过这次团庆演出感受到鼓舞,也激起对沪剧事业的爱和希望。《雷雨》剧照
当团长:有过纠结和诱惑,70周年希望继续“努力”
长宁沪剧团的前身沪剧演员顾月珍自筹资金组建的上海市“努力沪剧团”,那是在 1949年,顾月珍当时曾说:“名叫努力,是希望我们这个剧团,人人要努力,作出一个很好的榜样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历史原因,努力沪剧团一度改名为“向阳沪剧团”。1971年12月,剧团宣布解散。1979年10月,剧团恢复重建,改名为“上海市长宁沪剧团”。
2006年,长宁沪剧团正式成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也在那一年,陈甦萍担任了长宁沪剧团团长,而在此之前,她已经担任了剧团的名誉团长多年。
2012年4月,长宁沪剧团通过逐级审批,正式更名为“上海市长宁区沪剧传承中心(长宁沪剧团)”,由此成为了全额拨款的文化事业单位。
70年来,长宁沪剧团经历了几多风雨,而陈甦萍则和剧团一起走过了其中的40年。她说,她和同事们都经历过最难的日子,80、90年代,戏曲不景气,剧团的收入从三四百元到一千多元,整整有十几年都这样。因为日子难过,很多人都离开了,当年一起进团的人也所剩无几。但陈甦萍自己也下过海,但始终舍不得这份事业,舍不下沪剧这门艺术。
期间,她也经历了各种诱惑。曾经有电视剧《上海一家人》的导演找上门,点名要她主演。但因为和团里的《母亲的情怀》进京演出冲突,陈甦萍几经纠结,还是选择了沪剧,选择了自己年轻时就相伴的剧团。
也是在那一次,原创沪剧《母亲的情怀》在北京获得1996年全国现代戏交流演出的11项大奖,获奖之多为历届现代戏汇演之最,陈甦萍自己也获得了优秀表演奖,为更多观众和业界专家熟悉和认可。
2006年,陈甦萍面临着是否接任长宁沪剧团团长这一重要选择。彼时,她已经是沪剧明星,演出繁忙,同时也是剧团的名誉团长,而担任团长,意味着牺牲更多个人的演艺时间,担负起更多的行政职责。
最终,陈甦萍还是“临危受命”,成为了剧团的团长。几年来,保持着一年两台戏的创作节奏,一手抓传承,一手抓经典,先后推出了“恩怨三部曲”、“红色三部曲”、“名著三部曲”、“传奇三部曲”等众多原创和经典作品。
虽然只是一个区级院团,陈甦萍却不甘心光演些传统戏“糊口”,她们的新创作品不仅数量多,也制造了很多话题和成绩。诸如经典沪剧《雷雨》曾在2006年远赴爱尔兰演出,第一次把一台完整的沪剧大戏带到欧洲,被欧洲观众称为“上海歌剧”; 原创沪剧《文红老师》首次由中央电视台投资70万元,拍摄成六集沪剧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8次,创造了央视戏曲现代戏重播之最;2008年剧团新创作剧目《废墟上的爱》连续演出60多场,创造了当时的演出场次佳绩。陈甦萍在建团70周年主题演唱会上
在这一次国庆期间的主题音乐会上,以“长宁不忘初心路、努力前行七十载”为主题,“晋京篇”、“开创篇”、“创新篇”为线索,集中了长宁老中青三代沪剧人,通过十几个经典唱段,将剧团70年的作品一一展现,历史娓娓道来。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剧团从去年开始就打造“红色三部曲”。新创作品《青山吟》完成创作、经典作品《赵一曼》复排,《小巷总理》更是先后推出了2.0和3.0版。
国庆期间,《小巷总理》3.0版上演。这部作品创作至今六年多已有了三个版本,每一次都聚焦不同的现实题材。和2.0版关注拆违问题不同,这一次的版本《可乐坊25号》聚焦于当下最受关注的垃圾分类话题。
《小巷总理》曾入选了中宣部现实题材优秀剧目并全国巡演,在北京演出时,被很多专家赞誉找到了最适合剧团的创作之路:用上海的剧种,讲上海的故事,演上海的女人。新创大戏《原野》大胆启用新人
至于2019年全新推出的《原野》,陈甦萍选择了大胆启用新人,由90后新生代沪剧演员朱桢挑大梁,饰演金子一角。
“我已经在剧团40年,和它一起成长,未来,总是需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接班。自从剧团有了全额拨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加入了我们这个队伍。我非常看好他们。”陈甦萍说,从19岁进团,到24岁成为长宁区最年轻的政协代表,剧团带给了她太多的荣誉。“可以说我今天所有的成就和荣誉都是长宁沪剧团给我的,我现在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对它的回报。”
新闻推荐
据成都商报记者从原告律师处获悉,“河南亿万富商杀人案”于9月16日宣判,被告人杨志才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
界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界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