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入画纸上游
一条鲫鱼、一张生宣纸、几种颜料、一支毛刷……阜阳市非遗传人胡继江用这些材料和工具,拓出了一幅栩栩如生、鱼跃入画的艺术作品。
日前,阜阳市鱼拓协会在界首市举办了一场鱼拓笔会,一幅长约1.2米,叫做《龙门有期》的鱼拓作品引起了观众们的注意。
阜阳市鱼拓非遗传人胡继江介绍,画中鲫鱼的原型重约1斤,除了眼睛是后期补绘,其余都是一比一拓印而成。 “一副好的鱼拓作品首先要有一条品相好的鱼。 ”胡继江说。制作鱼拓的鱼一定要是鳞片尾鳍完整、品相上等的鲜鱼,处理鱼时,先要用盐水洗去鱼身的粘液,然后用橡皮泥或泡沫板制作的鱼枕固定,接下来根据鱼的色泽进行调色。
鱼拓起源于宋代,是渔文化的延伸。早期的鱼拓多是单纯的记影留形,稍显单调。作为第五代非遗传人,胡继江尝试着在鱼拓作品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书画印,在2014年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两国多元素文化艺术展上,由界首市鱼拓协会报送三幅鱼拓作品在全国众多拓作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展,其中胡继江《富贵图》被法国多元化艺术展馆永久性收藏。
眼下,胡继江正在创作一幅长达百米,包括百种千余条鱼类,旨在反映沙颍河治理成效的鱼拓作品。他告诉记者,沙颍河南接淮河,上源黄河,渔业资源丰富。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污染,河里的鱼越来越少,有些种类甚至绝迹。“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大,沙颍河的水质也变得好起来,像马口、红眼马狼等鱼种又出现了。 ”胡继江笑着说。本报记者袁家权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王绍辉曹旭本报记者李晓磊“还好有界首农商银行的‘悦车贷’,不仅帮我解决了买车资金不足,还替安徽省去了5000元块...
界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界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