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马铃薯中心落子安徽
■ 本报记者喻寒松
9月5日上午,由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省农科院园艺所和安徽丰絮农业科技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联合组建的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安徽工作站正式揭牌,这也是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在我国建立的首个省级工作站。该工作站的成立标志着安徽省马铃薯科研和产业与国际对接,有利于提升科技对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支撑。
省农科院李泽福副院长告诉记者,马铃薯是省农科院园艺所主要研究作物,基于该作物先后成立了安徽省薯类脱毒中心,省农科院科技创新团队承担着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和安徽省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等建设任务,具有深厚的马铃薯科研基础。
省农科院园艺所赵宏远所长介绍,安徽省马铃薯科研和产业界通过全面承接国际马铃薯中心这个全球最重要的薯类作物研究机构的人才团队、种质资源、科技成果等方面的优势,立足安徽马铃薯、甘薯农业科研,紧密联系农业经营主体,将增强安徽省马铃薯等薯类作物科研力量,力争把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安徽工作站打造成为安徽省薯类作物产学研合作典范、新品种新技术研发中心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记者了解到,马铃薯是我国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安徽省是典型的马铃薯中原两季种植区,每年可以春秋两季种植马铃薯。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安徽省农户开始普遍种植马铃薯,随后国家在界首市建立了马铃薯原种场,开始了马铃薯原种繁育和科学研究,并培育出了界首地方品种“界首红皮”,曾一度使界首成为中原地带马铃薯产、供、销发源地。但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安徽省在马铃薯产业引导、科研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不足,导致马铃薯科研人员流失,科研进展不快,研究水平不高,从而形成安徽省马铃薯科研现状与马铃薯产业发展极度不均衡的局面。
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是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下设的15个中心之一,集中了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级研究人员,并拥有大规模的马铃薯种子和基因资源库,是世界马铃薯研究的主要基地之一。2010年,我国农业部代表中国政府与国际马铃薯中心签署协议,合作建立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它是第一个在我国具有国际法人地位的非盈利性国际农业科研机构。亚太中心作为国际马铃薯中心的分中心,其目标是在中国和亚太地区选育适应地域环境特点的新品种,提高亚太地区薯类总体生产能力和产出水平。
目前,安徽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约80余万亩,规模化种植主要集中在亳州、阜阳、宿州、蚌埠、滁州和六安等市县。省农科院园艺所薯芋类蔬菜研究室主任廖华俊告诉记者,农户在马铃薯品种选择上,可选用早熟、优质丰产、抗病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脱毒种薯,如费乌瑞它、中薯3号、中薯5号、中薯20号、黑金刚等。
新闻推荐
天子岭仲春经中心摄凤凰嘴航拍图马震宇摄大坪渡口航拍图马震宇摄大坪渡影视基地伍祖华摄徒步天...
界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界首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