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家乡父老献艺
本报记者 徐风光 通讯员 王海涛 这个春节,家住界首市王集镇李彬庄村的戏曲爱好者郭丽过足了戏瘾。先是在腊月二十九参加了村晚,又在大年初七登上了界首市第八届农民杂技戏曲艺术节的舞台。
郭丽是80后,出生在李彬庄,一个杂技、戏曲艺术专业村。据传在明朝末期,著名杂技魔术艺人李彬跟随祖父卖艺来到此地,见这里土地肥沃、百姓和善,便在此落地生根、开枝散叶。此后,李彬庄的一代代村民几乎都掌握一些杂技魔术绝活和戏曲艺术,他们在农忙时种庄稼,农闲时就操起手艺外出讨生活。
通过抱团整合,目前,李彬庄400多位村民中,已整合出13个演艺团体,其中大型团体4个,从业人员180多人,全年创收200多万元。郭丽的祖父、父亲、叔父也都传承了杂技和戏曲艺术,并凭借这门手艺四处演出谋生。受到家族和村里杂技戏曲艺术的熏陶,早在8岁的时候,郭丽就开始学习唢呐和戏曲,长大后报考了河南省唢呐戏曲学校,1997年毕业后,就跟随家里的喜洋洋艺术团到全国各地演出。
“二十多年来,我跟着艺术团跑遍十几个省份。开业、结婚、满月酒、升学宴……给块场地,咱就能支个台子,唱歌跳舞、滑稽表演、魔术杂技等,热热闹闹帮他们庆祝一番。一年忙到头,也能剩个十万八万元的。”郭丽说。
尽管常年在外演出,但包括郭丽在内的李彬庄人对老家依然十分眷恋,每逢重要节日,他们都会从四面八方赶回来,齐聚在舞台上,为家乡父老奉献一场场精彩绝妙的演出。
“听说今年春节村里继续举办村晚,市里也要举办杂技戏曲艺术节,我们早早地就安排好行程,积极报名参加,认真准备排演节目。”郭丽说。
2月11日上午,界首市第八届农民杂技戏曲艺术节开幕式上,包括郭丽在内,来自王集镇李彬庄的40多位农民杂技、魔术、戏曲表演者纷纷登台献艺。
舞蹈《迎春欢歌》、歌曲《好日子》、魔术《空中取酒》、软气功《穿越铁环》、硬气功《钢筋刺喉》、杂技《火流星》《口吐烈火》《眼挂水桶》、戏曲《收姜维》、川剧《变脸》等20多个节目陆续登台亮相,欢快活泼的舞曲,诙谐幽默的魔术,一鸣惊人的绝技,让观众瞠目结舌,掌声喝彩声不绝于耳。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舞台上,郭丽演唱的戏曲《花木兰》选段,技巧纯熟、唱腔板正,博得阵阵掌声。
“哎/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好看的舞蹈送来天天的欢腾……”最后,郭丽又用一首《好日子》结束了开幕演出。
界首市文化馆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诸如郭丽一样的年轻艺人,将传统戏曲和现代歌曲完美呈现,对传统的艺术既有传承发扬,又有创新进步,展现了新一代年轻人的活力。
“打小耳濡目染,深切地感受到老一辈草根艺人对祖传艺术的执着,在传承方面更是不辞辛苦,很受感动。”郭丽说,作为新一代艺人,他们一定会继续传承李彬庄的优秀文化艺术,钻研提升表现形式,做强做大表演实体规模,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为地方文化、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任秉文通讯员张坤屋外寒风凛冽,大棚内却温暖如春。大寒时节,记者来到界首市舒庄镇大鲁村草莓种植基地,只见一垄垄草...
界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界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