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学院众多原创技术成果得到广泛应用

甘肃日报 2018-12-21 04:54 大字

本报兰州讯(记者秦娜)记者从12月19日举行的省科学院建院40周年座谈会上获悉,作为甘肃省唯一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省科学院成立40年来,在新能源、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优势,部分知识和技术创新居国内先进或领先水平,部分领域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

特别是近年来,省科学院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开创了“产资研”合作新模式,在诸多领域取得突出成效。众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成果得到广泛应用,产生了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其中,在世界首台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建设中,省科学院磁性器件研究所为传输系统提供关键设备580余台(套件),目前合同总额已近6亿元。由该所研发的民用产品已为过百家油田、化工、冶金等企业提供服务。在生物研究领域,由生物研究所完成的“固定化细胞规模制备技术研究”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产品现已广泛应用于全国60多家医药、化工、食品等生产领域的企业,创经济效益4亿元以上。纳米应用技术团队研发出具有完全独立知识产权的纳米金属粉体,目前纳米半导体粉体系列产品已进入市场化阶段。在传感技术领域,传感技术研究所在纳米材料、自旋电子学、MEMS技术等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国内外重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目前正在与相关企业展开深度成果转化应用合作。此外,地质自然灾害防治所先后完成抢险救灾和应急考察任务300余次,累计避免和减少经济损失超过30亿元。

目前,备受关注的“甘肃省科学院高技术产业园”项目正在顺利推进。该项目依托省科学院已成熟的金属纳米粉体系列产业化、磁传动系列产业化等世界领先技术成果,建成后将成为省科学院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新闻推荐

8县(市)试点国家级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

本报讯(记者桂运安)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日前批准全国40家单位开展第三批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其...

界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界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