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徽风皖韵“文化课” 全省“文化名家进高校”暨“非遗进校园”走进中科大侧记
[摘要]全省“文化名家进高校”暨“非遗进校园”走进中科大侧记
■ 本报记者 桂运安
精彩的文艺演出、绝妙的非遗技艺、独特的名家风采……11月30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联主办,安徽演艺集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省非遗研究会、安徽新媒体集团承办的全省“文化名家进高校”暨“非遗进校园”走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校区,为广大师生送上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芜湖铁画、界首彩陶、宣纸、徽墨……在中科大东校区大礼堂,众多非遗精品惊艳亮相,让师生们叹为观止。
有“千年寿纸”美誉的宣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捞纸技艺是宣纸制作的重要环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邢春荣现场展示了捞纸绝活,让师生们大长见识。 “捞纸是要求极高的技术活,需要沉下心来。国家级传承人现场授艺,让我们感受到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中科大科技史与科技考古专业研究生金迪表示。在界首彩陶非遗展台前,国家级传承人卢群山正在制作水壶。 “泥巴可以变成艺术品,黄土能够变成黄金。 ”卢群山说,民间技艺的传承和创新,必须依靠年轻人,年轻人了解和喜爱,民间技艺才能发扬光大。
安徽省知名书法家、美术家、作家、摄影家、曲艺家还组成多个小分队,深入中科大校园举办讲座、沙龙、展览。东校区老图书馆一楼大厅,省文联的书法家、美术家们现场展示书画技艺。在USTC1958咖啡厅,著名作家许春樵正与学生交流着文学功能和文学修养。在水上报告厅门口,一场以农民工为主题的摄影展,吸引了诸多师生驻足欣赏,合肥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岩则与同学们交流着摄影技巧,讲述着照片背后的故事;水上报告厅内,省文联曲艺家小分队送上了一个个精心打磨、韵味悠长的曲艺节目。
夜幕降临,作为本次活动的重头戏,一场文化名家、非遗传承人与中科大师生联袂举办的《传承与梦想》专场文艺演出,在东校区大礼堂上演。
温婉细腻的黄梅戏、铿锵有力的徽剧,是安徽的两大文化名片。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汪育殊,一上场就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他们带来的戏曲演唱《徽黄皖韵》,一会儿清新委婉,一会儿气势豪壮,唱腔如同行云流水,将黄梅戏和徽剧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尊师重教、创新育人的大爱传统,唯实求真、勇于创新的大师之风,科教报国、争创一流的远大志向,是科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情景剧《做永不褪色的科大人》,演绎着科大师生始终如一的家国情怀,感人至深的故事直击人的心灵,让现场观众感动不已。
充满朝气的歌曲联唱《青春飞扬》、激情澎湃的钢琴曲《黄河》、欢快动听的民歌《摘石榴》、慷慨激昂的京歌《中国脊梁》,形式多样的文化大餐,在现场掀起高潮。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李龙斌、董成、孙娟,世界武术锦标赛太极拳冠军范雪平,皖籍女高音歌唱家斯兰、王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谷化民……众多文化名家轮番献艺,让1800余名观众直呼过瘾。
“这是一次极好的学习交流机会,能与这么多艺术大家同台演出,倍感荣幸。 ”中科大学生合唱团指挥钱泽华透露,文艺演出的首个节目《青春的鲜花》,就是由他与小伙伴们演绎。 “科大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校,文化涵养与创新精神一样重要,本次活动对于提升大学生文化修养很有帮助,希望类似的文化活动能够经常走进科大。 ”中科大少年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兰荣表示。
“科大创新成果非常多,学生素质也非常高。我们特别希望黄梅戏的种子,能够在科大种下,让每一届学生都能够看到、听到。 ”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说。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传承要靠新一代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希望他们更好地创新和发展安徽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安徽,发现最美的安徽。 ”皖籍女高音歌唱家斯兰表示。
新闻推荐
星报讯11月30日,全省“文化名家进高校”暨“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中科大。芜湖铁画、徽州砖雕、界首彩陶、泾县宣纸、皖南...
界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界首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