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培福其人其事 ——缅怀界首市政协原常委、安徽省科普红旗手饶培福

阜阳城市周报 2018-11-04 15:26 大字

在界首市提起饶楼村的饶培福,城郊周边的成人圈里大多都熟悉他,有些人甚至还对其人其事能说出个一二三来。要问原因何在?且看下文。

苦不堪言的童年饶培福出生在四亿五千万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一致抗日的1939年5月。那时,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家中添新丁,本是喜事,可是其爷爷、奶奶、父亲、母亲怎么也乐不起来,因多一张嘴今后的日子会更难过。但是,爷爷、奶奶仍对其疼惜有加,爱怜备至,其奶奶不顾年迈体弱,成天抱着哄他玩耍,教他唱“爹织布,娘纺花……”“天上星,地上钉……”“人吃人,狗吃狗,老鼠饿得啃砖头……”岂料,这些民间儿歌却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起到了“酵母”作用。父母看到儿子天资聪明,为让儿子今后有出息,就把刚满6岁的他送进了本村的小学读书。全家克服生活的困难,硬是坚持让他上学。他看到父母为了让自己上学,省吃俭用,受苦受累,为减轻父母身体和精神负担,1950年春天,他违背父母的意愿离开了上了不到五年的学校。辍学后,他带着妹妹随母亲踏上了百天的讨饭之路,省下口粮维持卧病在床的父亲和奶奶的性命。

饶培福的母亲带着他和8岁的妹妹离乡背井,边向南走边沿路乞讨,过颍河、泉河到淮河沿岸逐村乞讨。妹妹怕狗不敢进村入户要饭,他让妹妹在村头的树下或草垛边等着,他与母亲进村挨户去要饭,要的稀饭、面条自己吃,要的馍和干饭给母亲和妹妹留着。晚上母子三人就蜷缩在村头的车屋里或柴禾垛边。近百天的乞讨,足迹踏过了临泉、阜南、淮滨、固始、潢川和息县等地的部分村庄和集镇。期间也遇到一些好心的贫苦人和热心的基层干部的关心和照顾;也受到个别没良心人的歧视和白眼,更少不了恶狗的惊吓。小麦泛黄,他母子三人边要饭边往回走,近20天才赶到家。饶培福跨进家门看到父亲面如土色,已是奄奄一息,他放下讨饭筐和一床又破又脏的被套,就往界首集上去请医生为父亲看病。

饶培福辍学后不顾身材瘦小体弱,为长久生计,肩挑货郎担,挣些蝇头小利,为给父母治病和养家糊口,过早地挑起了家庭重担。

四处奔波的青年人饶培福心大命薄。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减轻父母的心中的负担和病情,1959年,他偕妻子孟秀兰踏上了开往新疆的列车,在人生地不熟的他乡打拼了四年。1962年秋天,他得知家乡分田到户,经济好转,又回到界首。从新疆回来后,他在家乡打拼处处受阻,被逼得无路可走,为此,他孤身一人再赴新疆。

他再次来到新疆后,因正值“文革”两派发生武斗时期,原来的单位已不存在,所熟悉的人也不知去向,无奈他跟熟人一道上天山采药,因山高陡峭,体力不支也只好作罢。跑了几个地方工作无着落,只得打道回府。手无分文,几千里路程如何回家?他愁得含泪望天。天无绝人之路,正当他在新疆奇台县郊一筹莫展之际,巧遇两位牵马的人向他问路,他听口音是中原人,再问是河南省鄢陵和长葛两县外贸公司派来新疆买羊的。二人在新疆买了几百只羊,他二人照看不过来,急需找人帮忙才能乘上火车运回河南。饶培福听二人说罢,刚刚还为路费发愁而紧锁的双眉立马舒展开来,对他二人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情况。他二人听罢决定让饶培福帮他们赶羊押车回河南,路上管吃饭,每天5元工资。就这样,前后40天把200多只羊运到河南省长葛县,不仅解决了由新疆返回界首的路费问题,还得到了200多元的工资,这事也正如俗话说的“吉人自有天相”。

“土地到户”时,饶培福夫妻及母亲、妹妹、孩子都在新疆,按当时的规定,他家只有父亲和弟弟两人可分到口粮田,他带一家老小回来后,家里就有7口人。2口人的口粮田生产的粮食供7口人吃,日子难以为继。为挣钱养家糊口,当年冬天,他和本村另外两人,徒步200多里拉架车从界首到淮南卖葱。在淮南又利用卖葱的钱买碗,从淮南徒步拉架车到霍山县卖。在首次去霍山时,已是天寒地冻的腊月,过六安入霍山全是崎岖不平的山路,天突降大雪,山路湿滑难行。他们只得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脚下鞋被雪水湿透,身上棉衣被汗水浸透,一停下来喘口气双脚冻得疼如刀割,汗透的内衣贴身如冰凌附体,冻得浑身打颤。他们就在这种情况下咬牙坚持走了一夜,腊月二十八日早晨赶到霍山县椿树行集,三车碗很快卖光。他从当地山民口中得知当地的鸡蛋比淮南便宜得多,于是,他们就地各买一车鸡蛋立即赶回淮南,到淮南时已是除夕的下午了。

发奋创业显身手1977年秋天,饶培福所在的饶楼村村民逐渐擦亮了眼睛,看准了方向,为了及早摆脱贫困,一致要求他担任生产队长。他经过深思熟虑,为不辜负乡亲们的希望,挑起了生产队长的重担。为让生产队社员吃饱饭,他不顾一些思想守旧村民的反对,打破以往的“(洋工”和“大呼隆”的老办法,大胆推行“小段包工,包工到人”制。按质按量,评工记分,充分调动了绝大多数村民的积极性。经过一年的实践,村民解决了温饱,集体有了积累,但却引起一些偷懒取巧之人的不满,说三道四。饶培福对此不予计较。第二年又在“小段包工”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分组承包”制。这下引起了轩然大波,大队和公社的领导极力劝阻他改变分组的做法,饶培福有个倔脾气,坚持要改变生产体制,把生产队分成若干小组,遭到思想守旧社员的反对,此事反映到县里,大队、公社领导多次劝阻无效,只得免去了他的队长职务。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饶培福分得了土地,成了土地的主人,他便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精心种庄稼。凭借多年探索的马铃薯和棉花套种的经验,进行马铃薯和棉花套种获得大丰收,创下了界首市高产的历史记录,名声远扬。在他与各地农民的交往中,感到很多农民缺乏科学种田方面的知识和发展经济致富的意识。于是,他高瞻远瞩创办了界首市第一家农技科技咨询服务公司。成了他推广科学种田的平台和发奋创业、大显身手的阵地。1980年春天,他从河南省郸城县蔬菜公司得知黑龙江某地出产个头大、产量高、粉多、味美、质细的“克新1号”马铃薯。他当即买了一些,经过当年试种,获得亩产高于当地品种2倍的产量。在众多村民的要求下,为满足村民的需求,他多方打听得知该品种产地是黑龙江某县。1981年初秋,他率先到数千里之外的产地引进了两火车皮“克新1号”马铃薯品种。由此,克新1号马铃薯在界首市及周边地区的种植很快发展起来,每到马铃薯的收获季节,外地的客商纷纷来界首采购马铃薯,恢复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盛产马铃薯的声誉。

饶培福是科学种田的有心人。为控制作物疯长,他跑遍市场采购了“矮状素”;为提高作物单产,他又采

购了“乙烯利”,以微利供应急需的农户。为解人之难,他放下手中活计,不计报酬,不辞车马劳顿到四川省绵阳地区和河北省某地帮助别人推销“洋姑娘”和“甜菊叶”种子。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乡人,也不分熟悉人和陌生人,更不分时间,只要有人找他或买或卖,只要是有关科学种田的事,他都热心帮助。

饶培福是出了名的种棉能手,多少年来南下北上帮多地辅导棉花种植的实践,使他认识到棉铃虫和红蜘蛛又是棉花高产的天敌,需要有针对性的农药及时防治。为不违农时,除帮助当地农民解决一些优良高产品种外,还积极研发、引进一些农药,解决农民的燃眉之急。他的不记得失、积极主动为农民致富服务的做法不仅得到了市级领导的重视,科技、农业、商业等部门的支持,而且,也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普遍好评。由于诚信经营,服务周到,价格公平,坚持宣传科学种田理论,实施科学种田方法,扩大经营品种,影响日益向周边扩展。1984年4月,他被评为安徽省农业科普红旗手,参加了在合肥召开的全省“科普红旗手”表彰大会,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接见,并获得奖状和奖品。这对于一位穷困潦倒半生,只上过小学五年级的饶培福来说,是他人生征途上十分光辉的一页。

圆梦住新居饶培福从记事起看到本村的地主家和界首城里的富商衣食无忧,住的深宅大院,就梦想着哪一天自己也能住上不怕风雨比较像样的房屋。直到1998年,实现40多年的梦想,住上了宽敞、坚固、美观的房屋。

饶培福的科技服务公司经营规范,服务周到,不仅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和好评,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支持。经市领导同意,市土地部门批准,他购买了位于界首市新阳中路南侧的一宗土地,先建起10多间平房作仓库。1998年他从市农行贷款60多万元,请郑州市退休的建筑高级工程师设计,在预留的地面上建起了局部四层的楼房。该楼集商铺、办公、居住于一体,近2000平方米,起名曰:科技大楼。科技大楼在2000年前后一度成为界首市新阳路上的地标性建筑。科技大楼竣工之日,市领导和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亲临祝贺,省内外数百家供货商和经销商慕名前来参加“科技大楼”竣工典礼仪式,客户们欢声笑语、彩旗横幅飘扬,炮竹声声,鼓乐齐鸣,一时间科技大楼前成了欢乐的海洋。

天有不测风云。可惜的是他还没来得及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就因操劳成疾,于1998年11月26日仙逝。饶培福在他59年的坎坷生涯中,始终不忘创业,是时代成就了他的事业,是改革开放帮他实现了梦想!

笔耕不辍宣传家乡坚实的生活基础是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的源泉。他从写小人物、小事情、小稿子开始,不断为界首广播站和阜阳报社写稿,1965年被《阜阳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

饶培福生前系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界首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在30多年间,他锲而不舍根据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发奋创作了数百篇各种不同形式的曲艺段子、故事和小戏曲类文艺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数在省内外报纸和杂志上发表,有的被搬上乡村舞台演出。为此,团结出版社于1996年出版发行了《饶培福作品集》,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了《播春使者——

何所炬

新闻推荐

两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晋升国家级

本报讯(记者徐风光通讯员王雨)近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联合下发通知,批准399个单位设立国家级...

界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界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