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棚村口,父老乡亲念念不忘他的好

新安晚报 2018-07-24 10:45 大字

界首市一名村支部委员倒在扶贫岗位上,扎根基层30年引村民点赞

一旁是刚清理过的水塘,四周是郁郁葱葱的绿植,场地上有各种健身设备……界首市代桥镇茶棚村刚建成的文化广场,已成为当地村民最重要的休闲场所,一到晚上就热闹非凡——有人跟着音乐跳舞、有人在健身设备上健身,还有人讲述着原村支部委员柳西周的故事……文化广场上和谐美好的画面以及群众的赞扬,柳西周再也看不见、听不到了。建设文化广场、拓宽进村路面、帮助贫困户创业脱贫……担任茶棚村支部委员30多年来,柳西周一直扎根在最基层与村民打成一片,直到因病不治去世。

村民眼中的好兄弟走了

柳西周,男,界首市人,1967年9月出生,198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界首市代桥镇茶棚村党总支委员,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8年4月18日,因长期积劳成疾,医治无效,不幸去世。

柳西周永远也不会知道,他生前一直看得很淡的荣誉,竟然有许多村民在他去世后努力为他争取。在柳西周去世当晚,茶棚村村民柳云峰应广大村民要求,连夜起草了一份请愿书,讲述了柳西周30多年来踏踏实实为村里做的大事小情,请求政府部门给他们的好干部、好兄弟一个荣誉称号。

4月20日是柳西周安葬的日子,当地近千名群众纷纷自发赶来,送他最后一程。“柳西周,你这个大好人咋走恁早啊!”在送别人群中,五保户于秀真的“哭诉”最让人动容。于秀真今年77岁,脾气又硬又倔,被人们称为“五老婆”,邻居们很少跟她来往。唯有柳西周经常去看望她。“没事儿,有我在呢,你别怕没人管你,你就把我当自己的孩子。”柳西周对“五老婆”说。

“五老婆”的丈夫去世多年,家里两间平房晴天钻风、雨天漏雨。柳西周为了动员她改造危房,先后去她家劝说40多次。但于秀真硬是不同意改造。每逢下雨天,老太太的屋里不能住,柳西周都会把她背到自己家里,管吃管住。每年的庄稼,柳西周帮她种、帮她收,收回来的粮食又帮她卖……

临终前仍牵挂困难家庭

像于秀真这样的困难家庭,柳西周帮助过的有很多,柳西安家就是其中一户。

柳西安有两儿两女,女儿们已经出嫁,两个儿子因为天生残疾,长年卧病在床。柳西安也做过腹部手术,已经丧失劳动能力。除了女儿们补贴一些,整个家庭只能靠柳西安的妻子撑着,几乎没有家庭收入,是村里典型的贫困户。“没事儿,不会让你们一直苦着。”柳西周说。

柳西安成为柳西周的帮扶对象后,柳西周几乎每天都要到他家里去一趟,帮忙解决眼前的困难。前两年,柳西安的房子因为破败不堪,住在里面很危险,柳西周就着手帮他们申请危房改造,但需要提前承担建设费用,柳西安没有钱,柳西周就自己先垫上。自来水安装、低保办理、残疾护理落实、各项补贴领取……柳西安家里的这些琐碎事,柳西周都主动承担下来。

村里这么多户,就数柳西安家最让柳西周放心不下。在食道癌晚期已确诊无法救治后,柳西周还对柳西安家念念不忘,嘱咐妻子在他走后要继续为柳西安提供帮助。

多次主动借钱帮人创业

柳云峰和妻子育有两个女儿,以前在外地打工,家庭经济状况在村里还算不错。但是妻子因病动了4次大手术后,身体渐渐垮了,他们只好回到村里。由于断了主要收入来源,家境一天不如一天。2014年,柳云峰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成了柳西周的帮扶对象。

柳西周先是帮助柳云峰进行了危房改造,在建筑主体完工后,柳云峰已经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装修。柳云峰不经意的一句话,柳西周却记在了心里,隔天就给他送来了5000元。柳云峰想拒绝,柳西周则说:“没事儿,有了再还。”

后来在柳西周的帮助下,柳云峰流转了20多亩地,成为“种粮大户”,但是机械化程度很低,运营成本很高。这一次,柳西周又“送钱”来了,数额还不少,万元。“你去买辆拖拉机,能耕地又能播种,种地效率高。”柳西周对柳云峰说。后来,柳云峰才听说,这1万元是柳西周找亲戚借来的。

柳云峰有刮大白的手艺,柳西周就建议他农闲时靠这个增加收入。为了让自己看上去更正规、更容易接到活儿,柳云峰在柳西周的担保下,申请扶贫贷款买了辆皮卡车。为了扩大客源,柳西周还四处为他揽活。就这样,没过两年柳云峰彻底脱贫了,如今一年的净收入可达6万元。“他热心肠,还有致富好点子,处处帮助别人,这么年轻咋就走了呢?”一提起柳西周,柳云峰就忍不住掉眼泪。

生活中,茶棚村谁家有啥急事急需钱,只要去找柳西周,准不会空手而归。如果有谁有上进心想创业,去找柳西周借钱,他更是热心,即便自己找亲戚朋友借,也要帮村民一把。茶棚村党总支书记张兴成告诉记者,柳西周早年去江苏华西村学习过,上世纪九十年代就主张在村里建养鸽厂,帮村集体增加收入;近几年,他也很关注外面的世界,有致富的好办法,他都跟村民分享,让多户贫困户得以靠手艺吃饭,实现脱贫。

工作中他是“拼命三郎”

上级交代的事,他说“没事儿,准能完成”。同事请他帮个忙,他也说“没事儿,一定会办好”。工作中的柳西周是个“拼命三郎”,整日里奔波在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一线。

今年是茶棚村美丽乡村建设年,拆迁工作是最让人头疼的事,柳西周白天忙村里的工作,晚上到拆迁户家里做工作,讲规划的好处、茶棚村的未来发展。大家都被柳西周的真诚所感动,全部答应拆迁。村里顺利修建了下水道2000多米、水泥路1200多米,随后他又协调4户村民修建了茶棚村文化广场……

无论是收新农合还是发放支农物资等,他总是亲上门,他是茶棚村最晚休息的一个,又是第二天起得最早的一个;他总是考虑着村民过得好不好,唯独不考虑自己身体的安危。

2017年冬连下两场暴雪,柳西周在走访贫困户途中摔伤了胳膊,在手术后没休息几天,他又投入到工作中去。胳膊受伤不能骑摩托车,他就骑着自行车来往于田间地头。

今年春节过后,柳西周开始觉得喉咙不太舒服,吃饭难以下咽,饭量也少了很多。但他总觉得这是小事,没有在意。到了4月初,眼见着柳西周消瘦下去,邻居和同事都看不下去了,“逼”着他去医院检查。可才到医院,镇里和村里来了几通电话,他又赶紧回村里上班了。

在等检查结果期间,柳西周还去镇里开会,还守在文化广场建设现场;直到生命最后时刻,他都牵挂着工作,在去省城做进一步检查前,他还向同事交代了一些工作,并向镇里打了请假条……只是,这一次他去省城,大家没有等到他康复归来,却等来了令人悲痛的消息……

“这一切太突然了。”代桥镇镇长马小雯说,柳西周执行力特别强,比如镇里别的村有个扶贫车间建好后没能成功招商,柳西周得知后不到一周就联系了茶棚村一名成功返乡人士入驻扶贫车间。

马小雯说,与柳西周最后一次通电话,还是他去世前一周的时候,一起讨论文化广场的建设情况,“根本没听他说过病情,他工作上有啥难处都不讲,生活上的事就更不会说了”。

为村里办事过得很踏实

在家里,柳西周也爱说“没事儿”,说这句话的时候,大多是因为妻子刘凤英很生气、他自己很愧疚。

因为柳西周把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工作,无论是家里的农活还是孩子们上学的学费、生活费,柳西周操心得都比较少,妻子或多或少会埋怨他,可他总回复说:“我是党员,是村干部,亲戚朋友多,生活差不到哪里去,困难群众如果没人帮,就要没饭吃了。”

农忙的时候,柳西周顾不上家里的麦子、玉米,去帮助乡里乡亲;家里的房子又破又旧又窄,可他没有心思去修缮一下,还把党小组之家设在家中;儿女的上衣没有一件是超过30元的,他说要培养孩子俭朴节约的精神……

“他总是对我说‘没事儿,咱为的是村里的事,心里踏实\’。”刘凤英告诉记者,他也没关注过自己的身体,发现身体“有事儿”时却已经晚了。

记者了解到,这些年来为了补贴家用,刘凤英农闲时都在界首或阜阳打工,女儿已出嫁,儿子在上学,柳西周就独自在家,帮助贫困户改造危房时,晚上甚至睡在施工现场,吃饭往往就是一桶泡面,生活极其不规律。柳西周去世后,家人在办公室整理遗物时,除了那厚厚一叠扶贫手册,还有一桶打开后未吃的泡面……

“等我退休后,带你去旅游。”如今,刘凤英一想起柳西周的这句话,就忍不住流泪。但是看到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村风越来越淳朴,她知道,这就是她最爱的那个人参与打造的,这时她对柳西周的离去似乎又能释怀一些。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王吉祥

新闻推荐

7个村基本完成“村改居”工作 界首近4万村民变市民

本报讯(记者徐风光通讯员罗文徐振)记者近日从界首市获悉,该市对辖区的7个村委会进行了“村改居”,近4万村民变市民。至此,界首...

界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界首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