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苗子论棵卖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07-17 20:04 大字

“你拿了501棵红薯苗,7分钱一棵,收你35块钱……”仲夏时节,界首市代桥镇茶棚村茶东自然村贫困户于伟在自家地头,按棵卖起了红薯苗。农村卖红薯苗,见过论斤卖的,见过论捆卖的,还没见过论棵卖的。这是咋回事呢?

今年54岁的于伟是界首市代桥镇茶棚村茶东队村民,初中文化,家有6口人,妻子和大儿子均属于智力残疾,还有一个6岁的孙女。“那时候的日子真很苦!挣得都不够吃的。 ”说起过去的生活,老于都不愿意回忆。因为家里孩子多,加之妻子残疾,老于不放心让妻子照顾孩子,就一边干农活,一边照顾家庭。一个男人既要外出劳作,还要照顾家里,虽然很辛苦,但终究力不能及,生活依然艰难。

为帮助老于尽快脱贫,村干部找到本村常年外出打工的刘怀真和柳丙忠,让他们把自己顾不得打理的承包地,流转给老于。在村干部的建议下,于伟去年租了几亩地,种了3亩地马铃薯。收获后,除去种子、化肥、地膜等成本,按市价每斤0.7元计算,每亩地净赚了1000元。另外,还获得政府种植补贴3000元。

尝到了发展甜头,于伟的干劲更大了,加上政府扶贫政策的支持,2017年他家人均收入达到6000多元,一举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今年的收入也不会少了! ”谈及未来,老于信心满满地说,“我种了3亩地马铃薯,亩均可赚1000多元,加上政府补贴给俺的2000元,总收入不低于5000多元。 ”老于掰着手指头算起了今年的“进账”。今年,老于除了种3亩马铃薯外,还种了6亩多小麦,能收入三四千元。两个儿子和大儿媳在常州织布厂上班,每人每月能挣3000多元……

这些还不是他最“自豪”地方,老于最“津津乐道”的还是他这一亩半地的红薯苗。 “这是我引进的新一代国审品种,脱毒红薯新品种,皮色深红,肉色特白,三斤能晒一斤红薯干子;淀粉含量高,且淀粉质量好,特优特白;产量也高,亩产一般在万斤以上。 ”老于介绍说,今年春天,他引进了红薯新品种“商薯19”,育了1.5亩的红薯苗。 “提前交钱预订的每棵7分钱,不是预订的每棵一毛钱。这么多红薯苗,我至少能赚7000块钱以上。 ” (任秉文 桑艳 峰)

新闻推荐

喜领工资款

7月10日上午,在界首市人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15名农民工从执行法官手中接过工资款,个个喜上眉梢,笑容溢满脸庞。这起拖了一年...

界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界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