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芋干到专利技术 阜阳对外开放之门越敞越大,出口商品不断更新升级

颍州晚报 2018-05-23 11:12 大字

核心提示

“红芋饭、红芋馍,离了红芋不能活”。这句俗语,很多上了年纪的阜阳人都知道。但人们可能想不到,阜阳的红芋干,还曾是主要出口商品,主销西德、日本等国,出口最高年份达7万吨。

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今红芋干已成了市民养生的粗粮,阜阳市出口产品也从土特产品升级为新技术新材料,年进出口额更是从几万美元增长到10多亿美元……

红芋干能赚外汇

“上世纪80年代初期,阜阳主要出口商品是红芋干、兔毛、柳编和柠檬酸。”市商务局对外贸易发展科科长杨忠介绍,当时他刚参加工作,主要从事外贸统计工作,对这一块的印象比较深。当时阜阳没有进出口经营权,是以“供货出口”的方式,通过为省外贸公司供货实现商品出口。

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阜阳出口土特产品中,红芋干5.01万吨,另有红芋渣、红芋粉、蜂蜜、薄荷油等。

1993年,阜阳地区对外贸易公司成立,该公司为阜阳地区第一个享有进出口经营权的机构。当年,界首中原鞋业生产的“奇安特”运动鞋通过地区对外贸易公司,敲开国外市场的大门。

1998年,国家相关部门正式批准阜阳市供港肉食和活牛经营权,当年9月,首批活牛运抵香港。至1998年底,全市出口商品达到156个品种,由单一的土畜产品增加到粮油食品、轻工纺织、机械电子、五矿化工、医药保健、丝绸服装等12大类。

到2005年,阜阳出口商品已发展到39大类162种,薄荷醇、食用干蔬菜、柠檬酸、服装、芝麻、柳制品等13种商品成为全市主要出口商品。商品出口至87个国家和地区。

专利技术走出国门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阜阳市出口商品中,除有形的商品外,还有无形的商品——技术商品出口。

去年,安徽永达物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对西班牙出口物联网专利技术,出口金额达1388.27万美元,结束了阜阳市技术贸易“只进不出”局面,阜阳市技术进出口实现新突破。

杨忠介绍,随着阜阳市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和“五大专项行动”的深入推进,阜阳市社会经济发展明显提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专利新品牌不断涌现,先进设备及技术引进来与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未来两年,阜阳市预计有1000万美元以上的技术出口,涉及物联网、新材料、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阜阳市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杨忠说,以2017年为例,香料、食品分别增长39.7%和87.9%,而纺织服装、柳木制品则分别下降11.2%和7.3%,毛发制品进出口1.6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值的14.4%,与同期持平。以昊源化工、鑫林电器、贝克联合、阜阳欣奕华、北矿磁材为代表的化工、电子、新材料等产品进出口实现突破,外向型大工业轮廓初现,分别增长87.9%、54.6%、80.31%、663%、151.8%,使阜阳市进出口商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与此同时,外贸市场实现多元化发展。全年进出口贸易国家和地区153个,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28个。“一带一路”沿线贸易3.2亿美元,占比28.8%,其中出口2.3亿美元,占比24%,进口0.9亿美元,占比60%。

外贸企业从1家增至近2000家

自1993年,阜阳地区第一个享有进出口经营权的机构——阜阳地区对外贸易公司成立,到“十二五”末,全市获得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家。如今,全市获得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的企业已接近2000家。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全市进出口贸易平均增幅要确保10%以上,“十三五”末,全市的进出口值将超过30亿美元,每一个县市区确保一个保税监管场所,争取一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努力提升阜阳市进出口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保持阜阳市对外贸易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颍州晚报记者 方松高 实习生 唐娇倩/文 王彪/摄

新闻推荐

改革开放40年,阜阳人生活巨变 从缺衣少粮到迈向小康

开栏的话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改革开放进程波澜壮阔,40年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即日起,本报开设“40年改革获得...

界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界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