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咱家田”农货网上销

阜阳日报 2018-02-11 01:02 大字

本报记者 徐风光实习生 赵翔韬 通讯员 王雨

岁末年初,农货紧俏。界首市陶庙镇“咱家田”瓜蒌籽在各种网上平台热销,在一轮轮网络直播的推动下,同为“咱家田”品牌的五谷杂粮等农产品销售也一路上扬。短短一个月,该公司电商销售额已达350万元。

看到形势一片红火,安徽咱家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段琳钰喜上心头:本地土特产插上电商翅膀,触网“腾飞”。

“咱家田”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以农业特色种植,农副产品加工、生产及购销于一体的企业。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体系的日益健全,如何让家乡土特产无缝对接全国市场,成为段琳钰思考的问题。

“不少农产品线上销售,大都单纯地借助某一网络平台,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推广销售平台。”段琳钰说,为改变这种局面,实现产品整合营销,“咱家田”探索“整合电商”模式,采取加盟等方式,把众多的农产品品牌集聚在一起,集中在网上销售。

于是,集合“咱家田”农业种养殖基地生产加工的瓜蒌籽、五谷杂粮、粉丝粉皮、土鸡蛋、咸鸭蛋、牛肉、糕点等土特产,以及加盟的临泉芥菜、太和贡椿等阜阳土特产,新疆红枣、东北山珍、台湾零食出现在“咱家田”平台上。在线下实体店销售的同时,还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各地。

“目前,我们拥有集在线商城、手机商城、微信商城以及微信分销四位一体的电商运营平台。”段琳钰介绍,“咱家田”还专门组建了直播团队,定期直播阜阳土特产的种养殖和制作加工过程等,不仅拉近了和消费者的距离,还提升了销量。今年1月份,仅瓜蒌籽销售额就接近百万元。

线上销售火热,物流配送如何解决?“我们拥有便捷的物流配送体系。阜阳市区及周边县市,由公司专业物流配送团队统一配送;较远地方,则委托第三方快递公司送货上门。”段琳钰介绍,所有产品,都是从田间地头直接供应到餐桌,最大限度减少中间环节,为消费者节省费用的同时,也保证了品质。此外,部分产品还通过微信分销直接让利消费者和推广者。

目前,通过多种销售平台,“咱家田”的订单已覆盖合肥、南京、上海、湖南、云南等地。线上日平均销售订单达80多单,2017年公司电商销售额达3700万元。

在电商销售领域驾轻就熟,“咱家田”有了更大的谋划——借助“环球捕手”等网络平台,推动界首、阜阳乃至安徽的土特产迈出国门。“公司在南京江宁区设立了‘咱家田\’冷链物流配送站,在合肥高新区设立了‘咱家田\’药食同源产品出口工作站,在杭州梦想小镇设立了‘咱家田\’新零售工作站。”段琳钰告诉记者,近期公司正在和迪拜方面对接,不久,“咱家田”里的土特产或将出现在中东人的餐桌上。

销售渠道日益拓展,产品质量和特色更要有保障。除自持的1800多亩种植基地外,“咱家田”还吸纳了界首、河南沈丘等地的十余家农场加盟,并与湖北、东北、新疆等地的农场、合作社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代销他们的农产品。

“依托自有农场和加盟农场、合作社优势,我们组建了界首市咱家田互联网+生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抱团闯市场。”段琳钰表示,下一步,“咱家田”将继续深入实施“科技引领”和“互联网+”行动,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融入人工智能和大健康理念,将区域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供全国乃至全球部分区域的消费餐桌。

新闻推荐

界首市泉阳镇杨庄中心村

杨庄中心村是全国人居环境示范村、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省防灾减灾示范村。在新村建设中,全面落实美丽乡村建设十大任务,自来水覆盖率和卫生改厕率达到100%,规划编制科学,垃圾实现分类处理、市场化...

界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界首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