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全国曲艺界共同座谈纪念一代评弹宗师蒋月泉诞辰100周年

澎湃新闻 2017-11-24 21:55 大字

今年是评弹一代宗师蒋月泉诞辰100周年,一系列纪念活动先后展开。10天前,《寻找·蒋月泉》的大型纪念演出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演,3个小时的演出盛况空前,场面热烈。11月24日,中国文联、中国曲协、上海文联联合举办的纪念蒋月泉诞辰100周年的座谈会在上海市文艺会堂举行,共有100余各界人士出席了这一座谈会。

座谈会上,包括中国曲协顾问吴宗锡、王汝刚,还有浙江省曲协顾问马来法,江苏苏州电视台编导殷德泉,上海市曲协副主席秦建国,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总监吴孝明都在会上发言,他们各自回忆讲述了他们与蒋月泉先生的往事,从艺术、德行等很多角度,回顾总结了蒋月泉的成就,以及他留下的精神财富。

上海曲艺家协会主席王汝刚说,蒋月泉先生是我们曲艺界的一座里程碑的人物、是我们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代表人物。今天这个座谈会,是整个上海文化界,中国文化界的一件大事。

中国曲协主席姜昆委托别人作了书面发言,他回顾概括蒋月泉的艺术成就说,“蒋月泉是苏州评弹历史中响当当的代表性人物,他创立的蒋调,是影响深远、流传广泛、最为主要的苏州评弹流派唱腔,以致有‘无唱不蒋,无票不蒋\’之说。”

姜昆还详细总结了自己的五点体会,关于蒋月泉对曲艺发展的启示,并表示,“早在1984年,中国曲协和上海曲协举办了蒋月泉书坛生涯五十周年的纪念演出,当时主要是为了展演展示蒋调的艺术风格。三十多年过去了,经验不断累积,思想持久沉淀。适逢蒋月泉诞辰一百周年这个重要节点,全面深入纪念研讨十分必要,既要展示蒋月泉和当前苏州评弹的风格魅力,也要挖掘发展苏州评弹艺术的发展规律,更要弘扬曲艺界优秀的人格精神和道德风尚,从而推动整个曲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九届中国文联副主席杨承志表示,蒋月泉是新中国曲艺事业的重要引领者、当代苏州评弹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他所开创的蒋调,在苏州评弹艺术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我们纪念蒋月泉先生,就是要学习他对艺术精益求精、执着坚定的态度和精神,继承他的人生品格、艺术风格和丰富的舞台实践财富。

主持座谈会的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尤存在大会动情地总结说,今天召开这样一个会,纪念、怀念一个伟人、一个艺术大家。这个座谈会是一次艺术的熏陶,道德的教育。“刚刚听了很多专家的座谈,整个会场引发了共鸣,一个流派在一个时代留下的绚丽的一笔,首先在于创新,博采众长,这与我们上海的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是一致的。可以说蒋月泉先生的艺术的造诣本身就是对上海城市精神最生动的诠释。”

座谈会当晚,一场纪念蒋月泉诞辰100周年专场演出在上海评弹团乡音书苑举行。演出群星云集,有朱良欣、周剑英、邢晏春、邢晏芝、秦建国等江浙沪评弹大家名家,也有众多评弹新星。

值得一提的是,已是耄耋之年的单弦表演艺术家赵玉明,也不远千里来到上海登台。她通过影像,隔空重温了和蒋月泉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并和孙女翟静婉合作了一曲韵味浓厚的单弦《北京小吃》,再现了南北曲艺交流的画面,向蒋月泉先生表示了由衷的怀念和致敬。

座谈会发言摘录

吴宗锡(中国曲协顾问,评弹理论家,93岁)

蒋月泉创始的流派唱腔——蒋调,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即风靡于江浙沪的书场、电台。新中国成立后,结合书目的创新、整旧,蒋调又有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仍然是评弹流派唱腔中传唱最多最广的,也最受欢迎的。

蒋调的成功和发展,推动了评弹弹唱艺术有了划时代的飞跃发展,他使评弹唱腔以注重表述转化为注重抒情,同时广采博纳,吸收多种音乐元素,丰富提高了其咬字、运腔等演唱技法。他在评弹唱腔发展史上做出的贡献,几可与谭鑫培对京剧老生唱腔的发展相提并论。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蒋月泉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成为了一位倾心倾力为了艺术的传承、发展、革新做出卓越贡献的艺术家,他在评弹的创新、整旧等多方面的辉煌成就,奠定了新中国评弹一代宗师的地位。

殷德泉(苏州电视台编导,生前和蒋月泉有5次接触交往)

一个流派的创造不易,从初始的音韵优美到最终确立以情见长的核心风格,不断地追求完美才是艺术最难能可贵之处。蒋调仅是蒋派艺术一个组成部分,而蒋派艺术是一个完整的评弹艺术体系,把评弹的说噱弹唱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欣赏者充分得其美感的享受,无不赞誉之极。蒋月泉的艺术魅力在于——不断创新把握好审美判断,踏准时代的音符与时俱进,融亲和力和凝聚力,大多数评弹迷都成了蒋迷,众望所归。

蒋派弹词艺术魅力影响了几代人,人们忘不了通宵达旦排队一票难求的情景,忘不了文化广场万人聆听沉醉《莺莺操琴》的气势场面。他唱红了江南大地,唱响了大江南北,飞声港澳台回荡海内外,在香港、台湾地区,以及加拿大、美国都有蒋派艺术的书迷知音。蒋派艺术流传广泛经久不衰,能流行的艺术才会薪火相传,代代传唱,如今己唱响第四代。这或许是蒋月泉最大的愿望,也是所有热爱评弹人们的希望。

有位名家说:“再过两百年也很难出一位蒋月泉”, 道出了所有崇拜、喜爱蒋月泉及蒋派艺术人们心中的痛惜。

秦建国(评弹艺术家,蒋调艺术掌门人)

这个高规格的纪念活动其意义非同一般,因为它带有相当的示范作用,凸显重要的传承内涵。蒋月泉对评弹艺术来说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像他们这一波流派创始人都是评弹艺术大家,他们把评弹艺术从上世纪30、40、50、60年代推向了一个巅峰的状态。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宝贵财富,所以这样一系列的纪念活动远远超出了个人行为,它有这么几个层面的意义。

我们说蒋派艺术的博大精深在于蒋先生在文化的开创形成过程当中,凭借自身丰厚的艺术功力,同时不断大量吸收其他艺术种类的精华融入其中,比如说京剧,包括全国各地方的地方戏曲等等,都成为蒋老师的艺术营养储存库,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把蒋派艺术发扬光大,专业队伍的传承,传统文化品牌艺术是要靠人来传承,所以我们的专业团队一定要在人才的培养储备上花心思做功课,如果没有一支很好的传承队伍那所有的东西都是空的,可喜的是我们现在评弹这个行当里有大量的年轻一代在接班,更可喜的是蒋派艺术徒子徒孙比较多,有的已经出成绩小有名声,这对传承蒋派艺术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必须的。

除了需要专业团体在这方面主力军的作用,我们还需要有一个更好的群众性基础,我们一直讲蒋派艺术在广大的观众群里面是一座丰碑,受欢迎的程度是首屈一指的,今天无唱不蒋,无票不蒋的情形还能持续多久。在当下真心希望我们的评弹队伍,评弹爱好者队伍, 沙龙队伍继续火热朝天,是对我们专业的一个非常好的补充和支持。有了他们的各种各样非常火爆的活动的开展,有了他们对我们专业团体内的演员评头论足,那才会使我们整个评弹艺术,使整个蒋派得以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高博文(上海评弹团团长)

我的发言题目是从旧时代红艺人到新社会的人民艺术家,缅怀评弹团的主要创建者蒋月泉先生。

上海评弹团是评弹界首个国家剧团,距今已有66年的历史。1951年11月,18位当时评弹界的知名演员,放弃了高额收入,怀着投身革命的自豪感与光荣感,创建了评弹界第一个国家剧团。建团次日他们就背负行囊,奔赴至淮工地,数月后他们向上海人民奉献着新形势新内容的中篇评弹《一定要把淮河治好》,连演满三个月。上海评弹团的建立和成功的艺术实践,在评弹界乃至曲艺界树立了榜样,在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史上留下不可磨去的章节。追溯当年,蒋月泉先生正是上海评弹团——当时叫上海人民评弹工作团的主要创建者。

今天这一批早已名扬书坛的演员们回忆起当年蒋老师教学时,无不流露出感恩动情的言语。值得一提的是蒋月泉非但是一名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也是一位卓越的评弹教育家。他对评弹创作理论的阐述,对说噱弹唱表演技巧的分析和施教无不体现出他高超的艺术水准和丰富经验。今天哪怕我们看他当年教学的录像,也深深被他深入浅出,理论实际相结合,生动而丰富的教学风格所折服。

吴孝明(上海文广局艺术总监)

今天在这里召开这么一个座谈会,就是要很好地纪念蒋派艺术对我们这座城市的影响,使我们更好的去敬仰和缅怀。

以蒋月泉为代表的老一代艺术家们,蒋派艺术的成功是这座城市的福音,蒋先生唱的是苏州话,代表的是上海声音。代表着这座城市的声音,上海评弹团继承和发扬了这种都市文化的精神,使蒋调文化、蒋派艺术成为我们这座城市的大众情人。

蒋派从上个世纪流传到今天,那么高那么远那么深那么厚,所以我们想今天这个座谈会,是要让我们去发现,发现蒋派艺术的精髓。发现我们当下文艺工作者这种担当和责任。

蒋派艺术诞生在这座城市,符合了当时上海这座城市的审美艺术和审美情趣。为我们这座城市评弹的发展,流派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我们发现蒋先生之美,在于他的不断传承不断创新,带给我们新的惊喜新的发现。

新闻推荐

种植决明子助力脱贫增收

通讯员穆从田近日,笔者走进界首市芦村镇枣林村村部,阵阵药香扑面而来,枣林村“两委”干部正和村民一起在村室大院里晾晒中药材决明子,收获的喜悦绽放在大家的脸上。今年,枣林村流转300亩土地种植决明...

界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界首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