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田素平 勤做好事留美名

阜阳日报 2017-09-20 10:02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徐立成 通讯员 穆从田 李建华

别人遇到困难,她总是伸出援手;家庭内部,她尊老爱幼,人人称道,她就是界首市芦村镇路洼村村民田素平。提起田素平,路洼村的村民们都能说上一两个小故事。

“去年午收期间,村里一位五保老人腿脚不便,田素平和丈夫帮老人把小麦收好送回家,连收割费用都是她帮忙垫付。”村民路小猛说。

邻村47岁的吴某患了败血症,因病致贫,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得知信息后,田素平和丈夫自掏腰包送去600元钱表达关心。

今年3月份,芦村镇某小学一位老师患了肺癌,通过微信圈募捐善款,田素平看到后立即用手机捐助200元爱心款……

对田素平来说,做好事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前年我送孩子上学途中,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一些现金,还有身份证、驾驶证、银行卡等物品。虽然钱不多,但证件丢失了失主肯定很着急,我就按照身份证上的住址把钱包送了回去。”田素平说,做好事不难,看到别人有困难,自己又有帮助的能力,搭把手就行了。

在家里,田素平还是一个人人称道的好孙媳、好儿媳。她家是一个四世同堂、三代婆媳关系融洽的大家庭,上有90多岁的奶奶、一对年近七旬的公婆,下有10多岁的儿子。人口多、关系复杂,然而却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成为人人称赞的幸福之家。

田素平嫁到夫家没几年,夫家爷爷因年老体衰卧病在床。在老人卧床的几年间,田素平请医看病、端茶倒水,尽心伺候,从不喊苦叫累,直到老人安详离世。刚送走爷爷,奶奶又摔断了腿,吃喝拉撒全在床上,田素平端饭送水、梳头洗衣、洗脸洗脚,一样尽心照顾,毫无怨言,用爱心经营着这个家。她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做饭,照料老人和孩子吃饭后,由婆婆顺带送孩子到村口小学上学,她收拾好家务再去上班。提起田素平,婆婆竖起大拇指:“俺这个媳妇好,娶她进门是一家人的福气。”

“一个幸福的家庭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奉献,家庭就充满了爱;一个和谐的社会更需要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只要大家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田素平如是说。

新闻推荐

2017年省科技重大专项拟立项项目公示 阜阳市10个项目入围

本报讯(记者冯启俊)近日,省科技厅公示了2017年省科技重大专项拟立项项目,阜阳市组织申报的环嘉天一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大数据支持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等10个项目入围。据了解,省科技重...

界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界首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