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夏日炎炎 骑行西湖

阜阳日报 2017-08-10 12:28 大字

[摘要]本报通讯员 刘公颍/文 本报记者 戴文学/摄

盛夏时节西湖桥畔

又到双休日,头一天,几个骑友相约骑行。一大早,火热的太阳就升起来了,显示出它似火的威力——又是一个高温天气。在集结地——阜阳商厦时代广场,我们看看烈日炎炎的天,有点想打退堂鼓了。经过协商,最后大家决定,沿阜临路南侧的乡村小路骑行,到西湖湿地去感受暑天的“凉爽”。

掩龙村的传奇故事

早晨7点半,我们顺着阜临路,也就是省道S102向西,在颍西镇河水铺左拐,进入乡道。这条南北小道紧贴着机场西侧,水泥路面,路况还可以,大概走了四五公里,右拐向西又走二三公里,就是掩龙生态牡丹园。今年4月份,我曾来过一次。这里的牡丹园规模不小,有一千多亩,花色品种也比较多。

提起掩龙村这个地名,还有一段传奇故事。

话说,西汉末年,外戚王莽夺取了西汉政权,公元8年,他自立为皇,改国号为“新”。公元22年,皇族后裔刘秀,舂陵起兵。界首光武一战,刘秀失利,人马被打散,刘秀独自一人向南逃去,王莽带兵在后面紧紧追赶。

这天,刘秀跑到阜阳西程集南一带,眼看着王莽的军队就要追上来。刘秀心想,莫非今天我要死在这里?这时,田间一耕地老农,看到从北边跑过来一个人,高大俊秀,气宇轩昂,眉宇间透着一股帝王之气,头顶上方还有一道红光。老农不由心想,此人吉人天相,有龙的影像,一定是未来的天子。于是,老农向刘秀伸出了援助之手。他急中生智,一把把刘秀拉倒在深深的犁沟里,又迅速翻起泥土将刘秀掩盖起来。等王莽军队走远,刘秀起身,三谢而去。刘秀称帝后,老人“掩龙”的故事便传播开来,后人就在当年的“掩龙”之地盖起一座庙,称为掩龙庙。

踏着热浪骑行西湖

骑行在光秃秃的乡村水泥路面上,感受真是相当特别。烈日当头,天空无云,毒辣辣的太阳将它的热情肆无忌惮地直射在大地上,地面升腾的滚滚热浪,使全身的汗水不断涌出。路两旁的白杨树不久前刚被伐掉,平整的路上,无遮无挡,一阵阵闷热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感觉有点喘不过气来。

高高的玉米杆默默地立在田野里,没有一丝丝的动静,那杆上的叶子,蔫蔫地懒懒地垂着头。没完没了鼓噪个不停的蝉儿,时刻在提醒我们:正是酷暑时节,户外骑行,一定要做好高温的自我防护,防止中暑。

从掩龙村向西又骑行了八九公里,是程集镇张寨村,右拐进入县道X047,朝北走四五公里,就是颍州西湖国家湿地公园了。这片河汊子,在颍州西湖南湖的南侧,面积不小。这里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百鸟翔集,树木葱茏,景色宜人,是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原生态、近自然。

沿着颍州西湖西侧的县道X047继续向北,不远处就是白行行政村。颍州区西湖景区白行行政村,是省级美好乡村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名声远扬。

夏天,尤其在酷暑期间,如果我们不到乡间感受一下天气的炎热,有可能会感受不到夏天的热浪,对四季的轮回难以留下深深的记忆,夏日骑行,感受大自然的活力。

新闻推荐

养花赏花美化生活

本报记者 宋玉洁

界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界首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