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古蜀文明走向世界 《古蜀瑰宝》最后一集播出

成都商报 2022-04-02 04:32 大字

从一件件古蜀瑰宝出发,让文物代替古人“说话”,揭开千年前的古蜀文明交流发展路径……由四川广播电视台出品的三集大型考古纪录片《古蜀瑰宝》的最后一集《交流·互鉴》,已于昨晚在CCTV-9和四川卫视播出。

在金沙遗址,一个体量并不大的十节玉琮引起了考古学家的关注。为什么唯独关注这件文物?因为在金沙遗址出土的30件玉琮里,它与众不同。

第一,从外形上看,这件玉琮每节的转角上,都刻有左右对称的小圆圈。这是一双眼睛,眼睛上下的两个凸面是五官,这个纹饰被称为人面纹。而这个人面纹是独属于良渚的神徽,它代表了一个族群的信仰。

第二,从材质上看,它并不属于金沙本地的玉石材质。专家通过红外光谱议、第二拉曼光谱议、能谱仪等专业的科学检测,发现它与良渚文化的玉器材质相近。

通过以上两点,考古学家推断,这件十节玉琮与良渚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是良渚文化比金沙文化的年代早了至少1000年。两地相距1900公里,这件玉器是如何穿越时间和空间从良渚来到古蜀国的呢?

同样的“巧合”发生在大口尊上。大口尊最早起源于中原,但在近50年的考古发掘中,四川三星堆、安徽阜南县、湖南岳阳、湖南华容县、湖北荆州都出土了造型十分相似的大口尊。

在文物的背后,是文化认同的传播,是不同族群融合的体现。大约4000年前,良渚古国在中国的版图上消失。良渚人民带着十节玉琮,沿着长江来到了古蜀国。先民通过贸易往来或者人口迁移将大口尊从中原带到了古蜀国。在频繁的交流和传播过程中,又与当地文化互相融合,逐步壮大。

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古蜀人也从没停止过向外探索的脚步。1974年到1981年,宝鸡市的纸坊头、竹园沟、茹家庄三地陆续发现了27座墓葬,出土了5000多件文物。根据出土器物上的铭文显示,这是一个叫“弓鱼国”的王室墓葬群。在这个墓葬群里,出土了两尊青铜立人像,一男一女,拥有着相似的形态,还有着一双呈环握状的大手。在宝鸡,除了弓鱼国墓葬群,从未发现过类似的青铜立人像。

那么,它们从何而来?考古学家将探索的方向转向了三星堆。考古专家推测,公式国可能是由古蜀人建立。此外,更多文物也佐证着这一结论。青铜柳叶剑、三角援戈、小平底罐、尖底罐,这些公式国墓出土的古蜀国特有器物述说着古蜀人走出故土,向外建立新家园的历史……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新闻推荐

两部门制定地方标准助力小麦增产增收

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为提高全市小麦产量,提升农民小麦种植技术,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和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推进《稻茬小...

阜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