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的恩情

滕州日报 2021-09-07 07:39 大字

孙老汉推着独轮车,行走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滕县的一个秋天里。如果想对这个秋天抒情一下,或许可以用点“自古逢秋悲寂寥”之类的诗句,但于孙老汉来说,此时要比“悲寂寥”难受多了,因为,他确实太渴太饿了。

时间已是午后两点,秋阳依然煌煌地照向踽踽而行的他,独轮车尽管是空的,但看上去很沉,车轮疲倦地一圈一圈转动。

他是一早从家里推着一车地瓜到城里的,想卖了地瓜换取孩子的学费。当然,从地里刨出来的时间是在凌晨三四点钟,地瓜上覆盖着新鲜的地瓜秧,为的是有个好的看相,或许能卖个好的价钱。

孙老汉家住在党山乡郭林沟村,离城约40里地,步行需4个小时才能到达滕县城。到城后,地瓜尽管是卖了出去,但是,卖的钱还不够孩子的学费。因此,他舍不得在城里吃饭。回家的路上他是知道哪里有饭店的,但到了饭店门口,稍一停顿,往里面瞥了一眼,使劲闻了闻饭店里飘出来的菜香,抿了一下嘴,咽了一口唾液,还是没有停下来,继续使他的独轮车疲倦地向家的方向转动。

行走一个多小时后,路过城郊乡马王村,此时已是下午三点多,在一户人家大门口,他看到一位老太太正在乘凉,于是停下来,怯怯地问道:“大娘能给口水喝吗?”

“还能不行?”老太太随即转身到水缸拿出舀子,然后到屋内将热水倒进舀子,为了凉得快。

孙老汉吹着热气,吸溜着,很快将水喝光。

老太太看他渴得厉害,顺便问了一句,还没吃饭吧?

“嗯。”孙老汉从气腔里憋出的这个字,声音低得连他自己都感觉没有听清。

但老太太却听清了,说,你等会。

转身便到锅屋,点着了一把柴火,放进了锅底,锅里有中午烧的稀饭,她要热一下给他喝。

再添一把柴,稀饭热好了,给他盛满了碗。然后,老太太又去端了一盘中午剩的菜,拿了几个煎饼。他确实太饿了,从早上六七点钟吃了点东西一直到现在都没喝上一口水。于是,也顾不上客套了,连喝了三碗稀饭,吃了三个煎饼,那一盘剩菜也被他收入了腹中。

他抹了抹嘴,打了个饱嗝。抬头看了看天色,已是不早,于是推上独轮车,辞别了老太太。这时,独轮车也有了精神,轻盈地向家转动开来。推车的过程中,他有了一个想法,他要报答这一顿饭的恩情。

转眼中秋节快到了。一个上午,孙老汉再次推着独轮车走进老太太家里,这次他的车上不是空的,车的两边分别是一袋大枣、一袋花生,后面还跟着他的三个儿子。

他说,家住山里,没有什么拿出手的东西,自家产的大枣、花生,一个一个挑的,别嫌少,算是过节的一点心意。带着孩子来,是让孩子认一下您老的家门,也让孩子永远记住您的恩情。

老太太很是感动。自从嫁到马王村马家后,她一直恪守妇道,乐善好施,给路人布施一口饭,这于她是常有的事,没想到这一顿饭让老汉如此重视,采取这种方式回报。当然,她根本就没想求回报,因为老太太的孙子给我讲这个故事时,说他奶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老太太想留他爷几个吃午饭,但他们没吃。临走时,孙老汉突然给老太太跪了下来,想认老太太为干娘。老太太与他一叙年龄,只相差10来岁,说啥也没有答应,但从此两家有了比干亲还要亲的关系。

过年时,孙老汉依然推着独轮车,带着自家产的干果和三个孩子来给老太太拜年。

第二年的麦收期间,孙老汉带着三个孩子再次来到老太太家里,这次没带礼物,他爷几个是来帮老太太收麦的。他知道老太太家里的地多,劳力少,于是便带着孩子为老太太家忙麦季。

秋收期间,孙老汉依然带着三个孩子来到老太太家,帮助秋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秋收时间长,需要在马老太太家过夜,尽管老太太在堂屋收拾好床和铺盖,但孙老汉坚决不用,怕弄脏了被褥,爷几个坚持在配房里睡地铺。

再后来的岁月里,孙老汉老了。一年三夏,他的儿子带着他的孙子来到了马老太太家。他儿子对老太太说,父亲老了,我要带着我的孩子来继续帮您老做活。

“万事皆空善不空”。马老太太布施的一顿饭,换取了孙老汉三代人的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孙老汉因为一顿饭,就让子子孙孙永远记住这份恩情,并要一直报答,绵延了华夏子孙知恩报恩的美德。

马老太太活到77岁,无疾而终。去世后,尽管两家来往减少,然而,关于这一顿饭的故事,却被后人一再提起,赓续流传。

新闻推荐

合肥市人才市场2+N招聘日(周三就业招聘 周六人才对接) 爱在江淮·乐业合肥 5月19日(周三)就业招聘日招聘会信息

001合肥上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电脑操作员,销售助理,会计,仓管003安徽惠黎医药有限公司:医药销售代表005合肥...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