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爱照亮滞留人员回家的路 一年多来,芜湖市已为48名长期滞留人员寻亲成功

大江晚报 2021-03-24 00:57 大字

本报讯 日前,滞留在芜湖长达五年的凌某在市社会救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护送下,终于踏上了回家之路。据芜湖市社会救助管理中心介绍,今年3月份共为4名长期滞留人员寻亲成功。

2016年3月,“110”接到热心市民报警,由滨江派出所出警,发现一名衣衫褴褛、行为异常的男子在街头游荡,疑似精神异常,民警将其送至市第四人民医院。市四院随后与市社会救助管理中心联系,由中心工作人员经现场甄别后,决定安排其在院治疗,先提供医疗救助。在治疗稳定之后,中心工作人员开始为他寻亲。因为他无法有效表述具体信息,且身上没有身份信息,为其发布了寻亲公告后,也没有收到有效的线索,寻亲工作陷入了僵局。

然而,救助管理中心从未放弃,坚持不断尝试。近期,该中心寻亲工作室再次为其开展寻亲工作,一方面进行社工访谈,深挖有效信息,一方面运用全国救助信息管理系统内部的人脸识别模块进行比对,同时联系公安部门运用新技术手段进行人脸比对。最终得到有效线索,此人疑似是阜阳市居民凌某。工作人员立刻与阜阳市救助站联系核实,最终证实该男子就是失踪多年的凌某,老家在阜阳市阜南县。寻亲小组第一时间就联系了凌某的亲属及阜阳市救助站,经过两地多方协调,最终沟通确定由社会救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先将其护送至阜阳市救助站。近日,凌某终于要回到自己的故乡。

据悉,本次共为4名长期滞留人员寻亲成功。芜湖市社会救助管理中心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寻亲工作,成立专门的“初心寻亲工作室”,打造一支专业化有战斗力的寻亲队伍。工作室成立以后,在寻亲服务中不断创新机制,开拓新模式。2020年至今已为48名寻亲难度极大的长期滞留人员寻亲成功。记者 奚璟

新闻推荐

重回王家坝年味别样浓

去年7月20日,淮河干流王家坝闸开闸泄洪,淮河蒙洼蓄洪区时隔13年再次启用,当地群众为保淮河安澜再次作出奉献。临近春节,经历...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