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戏为媒会票友
本报记者 宋玉洁 每周五下午,阜南县文化馆里都热闹非凡,一群京剧爱好者将这里当作舞台,交流唱腔、练习曲目,演出过《贵妃醉酒》《三家店》《霸王别姬》《绣红旗》等京剧、歌舞、折子戏,在娱乐自己的同时,也传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去年4月,京剧票友李晓燕组建了阜南县京剧社。“我是个老戏迷了,从小就跟着大人听戏唱戏。以前没有那么多少儿歌曲,听戏看戏就是我们的娱乐生活。后来虽没能接受专业培训,但这兴趣还在啊。”2017年退休后,李晓燕和好友聊起组建文艺队的事儿,原来,和她一样爱好京剧的人还有很多,大家一拍即合,阜南县京剧社就成立了。
如今,阜南县京剧社的固定会员有20多人,年龄最大的接近八旬,年龄最小的刚过而立。李晓燕说,只要喜欢京剧,想唱京剧,京剧社都欢迎。“我们的活动经费十分紧张,但是大家热情很高,自掏腰包购买化妆用品和服装,没有专业老师的时候,大家都是自己从网上搜集课程、钻研学习、交流切磋,这一切纯粹是爱好使然。”
除了排练京剧,阜南县京剧社在每周三、周五的上午还排练扇子舞、民族舞。“不图出名、不图获利,我们在一起唱唱跳跳,就是图个开心。”李晓燕告诉记者,京剧为媒,阜南县京剧社就像是个大家庭,将业余的文艺爱好者聚集到了一起。像京剧社里有位70多岁的戴老师,是唱嗨子戏的老艺人,虽然家庭住址离排练点很远,但他每次都风雨无阻。大家在一起唱戏、跳舞,一方面发展了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身体、愉悦了身心。
“京剧老师一招一式地给大家讲解形体,一句句地纠正发音。成员虽均非专业出身,但学起戏来却十分认真。如今,经过老师指导,加上自身不断努力,剧社成员的表演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说起未来的打算,李晓燕说,如今,京剧社有青衣、花旦等角色,但还缺老生、武生,各种类型的演员配齐了,才可能排出精彩的片段故事。“希望将来我们能排练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让京剧艺术发扬光大,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表演。”
新闻推荐
本报讯2月2日,阜南县政协召开述职述廉报告会,县委副书记、县政协主席陈建华,县政协副主席闫俊涛、杨翠萍、秘书长朱明山参加...
阜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