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洼地里挖掘财富梦想

颍州晚报 2018-11-27 11:12 大字

在阜南县洪河桥镇白集村,有着成片的低洼地。这些曾经涝灾不断的土地,如今却成为充满“虾趣”的好去处。在成片的水稻田下,养的都是当下非常流行的美味——小龙虾。这些,都是青年农民刘继划在近年来挖掘出的商机。

今年33岁的刘继划,2015年返乡流转土地进行稻田龙虾连作,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成为当地十里八村的致富能人。

告别繁华都市回乡发展

2005年,阜南县洪河桥镇白集村的刘继划高中毕业外出,在浙江义乌一家大型餐馆打工,由于他头脑活络,吃苦耐劳肯钻研,逐渐积累了酒店管理经验。

2008年3月,刘继划辞去餐馆高薪工作,聘请厨师、服务员等10多人,在义乌开了一家小饭店。

刚开始,饭店的生意还不错。但没过多久,因为当地经济大环境不景气,饭店生意受到不小的影响。半年多过后,眼看生意冷清,刘继划迅速转让了饭店。

第二年,他和妻子一块到北京发展,刚开始找不到活干,经过一段时间市场调查,他发现桶装水在当地需求量较大,效益不错,便租房经营桶装水。

开始时客户少,一天只能卖几桶水,刘继划上门跑客户、做工作、发广告,生意逐渐好转。2010年顶峰时,每天都有新增客户,每天的效益达2000多元。

经营一段桶装水后,考虑到父母年纪大了需要照顾,刘继划和妻子告别大都市的繁华,转让了桶装水生意,回家乡发展。

攻克稻田养虾技术难关

回到阜南老家,能够做些啥?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继划到霍邱县参观学习稻田养虾技术,被这项产业良好的市场前景、显著的效益及生态养殖模式深深吸引。“家乡洪河低洼地水资源丰富,水质好,适合稻虾连作。”

2015年麦收后,刘继划在本村流转低洼地60亩,发展稻虾连作模式。由于技术原因,水稻产量低,龙虾品质不太好,年底盘点亏损10多万元。

稻虾连作失败根源在哪?刘继划上网查询,又先后外出学习稻虾连作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勤奋好学,爱钻研,刘继划终于掌握了稻虾连作技术。

2017年,刘继划又在本村流转低洼地50多亩,在110多亩低洼地发展稻田养虾,取得显著效益。他还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稻田养虾,目前,仅在该镇白集村、洪集村,就发展稻田养虾4000多亩,全镇共发展稻虾连作近万亩。

去年以来,刘继划给10多户贫困户每户分红3500元,不少贫困户出让土地获得租金,同时在稻虾养殖基地打工,也挣了劳务报酬,加快了增收脱贫步伐。

刘继划告诉记者,因为龙虾繁殖力强,稻田一次投放虾苗,可以几年收益。龙虾开春后上市,可以连续卖六七个月,每斤价格在20—50元,同时虾田米也是一笔收益。按保守估计,虾田亩均效益3000—5000元之间,极大提高了群众发展稻田养虾的积极性。

带动乡邻增收致富

2018年,对刘继划来说是一个丰收年,仅出售虾苗,他就获利20多万元。

“我们白集虾田,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生态种植,节约了成本,水稻品质有保证。而种植水稻对养殖龙虾也很有用,留下来的稻草,既可以作为龙虾的栖身之处,也是它们的天然食料。”刘继划说。

现在,刘继划为自己虾田注册了阜南弘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对本镇稻田养虾户,统一作技术指导,统一回收稻谷等,让农户吃上销售放心丸。

因为白集虾田米加工时不抛光不打(,保留大米原有品质营养,上市以来,倍受市民青睐。

目前,刘继划通过网络,加上阜阳、阜南设立的实体店销售白集虾田米,大米上市以来,供不应求。最近他每天都往阜阳、阜南县城送货,高峰时每天销售4000斤白集虾田米。

通过发展稻田养虾,刘继划带动了近百户群众增收致富。在他的稻田养虾基地,常年从事插秧、除草、收割、捕捞龙虾及大米加工、装卸等工作的就有20多人。

今年7月份,以刘继划的养殖基地为依托,洪河桥镇举办了首届龙虾节,三天客流量达10万人,销售龙虾10万多斤。

对稻田养虾的前景,刘继划非常乐观。在他看来,白集稻田养虾连作模式好,只要严把稻虾品质关,延长大米深加工产业链,打造好白集虾田米品牌,减少中间销售环节,让白集龙虾直接进餐馆上餐桌,便能提升养殖户效益,把这个品牌做出影响力。

“下一步,计划利用镇里已建好的白集龙虾公园和本镇的洪河三星级农庄,以风柏岗国家三A级荷花基地——白集龙虾公园——阜南王家坝湿地公园这条线路为依托,建好农家乐餐馆、民宿、龙虾垂钓点,集吃喝玩乐于一体,发展乡村旅游,让久居城市的人们享受田园惬意生活。”刘继划说。

颍州晚报记者 任刚/文 通讯员 田

新闻推荐

为企业送去及时雨

本报记者宋玉洁通讯员陈慧敏葛了了“近年来,‘四送一服’服务企业团队已经几次到我们企业调研,为我们带来了好政策,更带来...

阜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