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千年 庐州底蕴 续写主城 时代繁华

合肥晚报 2018-10-31 10:01 大字

2000年栉风沐雨,作为合肥之根,合肥的故事从庐阳开启、流传。

40年惊涛拍岸,作为主城之基,庐阳勇向潮头立,砥砺奋进、不断创新、蜕蛹化蝶。

从老环城路以内的土地,到如今139平方公里的区域,“长大了”的庐阳,秉承“转型发展、创新创业、人文智汇、绿色和谐、开放合作”的发展战略,正构建起“南有中央商务区、东有高技术服务示范区、西有滨水文化生态休闲区”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2015年初,《聚焦重点领域加快产业创新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明确了按照“1341”的发展思路,瞄准行业发展前沿和产业高端,以新优融合、高端引领、创新驱动、错位发展为路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符合庐阳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金融、商贸、高技术服务、文化旅游四大主导产业正以崛起之势引领合肥创新发展的潮流,托举合肥发展的新高度。

2018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显示,庐阳区在2018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五项评选中,实现全面进位,位次全面提升。

进入新时代,庐阳开启老城更新大幕,全力塑造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庐阳样板。

鸿篇巨制一旦开启,每一页都是崭新的。

庐阳,正以“1341”发展思路为引领,等高对接“沪宁杭”等长三角先发城区,一路高歌,奋楫前行,续写主城时代的繁华。

关键词:产业集聚

产业空间布局阔步迈入3.0时代

站在北一环与亳州路交口,举目仰望,以财富广场为标志,新天地国际广场等25幢商务楼宇依次排开。走进这些楼宇,西门子公司、中荷人寿、汇丰银行等众多世界500强和区域性总部的标牌不时映入眼帘。这个半径两公里的区域,现已成为全省名副其实的“总部经济和金融集聚区”。

改革开放40年,今天的庐阳是“金色”的,金融业发展一路高歌。

在庐阳区财政局副局长邢志刚看来,庐阳区成为全省最大的金融业集聚区,有历史积淀,更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改革创新。庐阳金融业的发展历程,成为庐阳不断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缩影。

长久以来,长江中路沿线就集聚着传统金融产业,五大行汇聚这里,见证着庐阳区乃至合肥市金融业的发展。2010年前后,北一环财富广场的选址建设让庐阳区金融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在其带动下,北一环沿线高端商业显现,人流量猛增。

数据显示,庐阳区拥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含分支)136家,其中银行业省级总部14家,占全省省级总部的60%;保险业金融机构(含分支)50家,其中省级总部34家,占全省省级总部的54%;证券业金融机构(含分支)27家:其中省级总部10家,占全省省级总部的近30%。

今天,庐阳作为全省金融业先导区地位愈加稳固,依托“一路、一带、多点”布局,长江中路传统金融产业发展态势强劲,北一环金融总部集聚带向肥西路、临泉路延伸,金融产业链条不断拓展……

如今,庐阳金融业发展实现从“1.0”时代向“3.0”时代的衍变。未来,庐阳区还将继续巩固“1.0时代”,即巩固长江中路沿线传统金融产业。升级“2.0时代”,打造三条发展轴线,即:北一环金融总部发展轴、阜南路金融服务发展轴、肥西路—临泉路金融创新发展轴,努力构建创新型、生态型、复合型的城市商务金融中心。发展“3.0时代”,布局“多点”,探索建设金融小镇、基金社区等特色集聚区。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改革开放40年,庐阳区抢抓每一次机遇,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跃升,彰显出“首善之区”的澎湃力量!

今天的庐阳也是“银色”的。金融业之外,庐阳另一个值得一提的产业要数商贸服务业。

作为曾经的“三产第一区”、现在的“现代服务业强区”,庐阳有着先天的商贸发展优势。

而今,庐阳的商贸服务业高端引领。世界五百强企业纷纷抢滩登陆,特色商业街区聚拢老城人气,建筑形态有记忆、产业业态有特色、历史文态有传承、区域生态有支撑的魅力空间雏形初现……

2016年7月6日,安徽省商务厅正式认定庐阳中央商务区为省级中央商务区。5个月后,30平方公里庐阳中央商务区正式揭牌。

今天,庐阳中央商务区更是剑指国家级。根据规划, “十三五”期间,庐阳将加快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国家级合肥中心中央商务区。

多极商圈得以构建,商业生态系统日趋完善,全省商贸服务业第一强区地位更加稳固,老城区传统商业资源进一步激活……数据显示,庐阳区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居全省第一,第三产业比重突破80%。

秉承创新发展新理念,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庐阳聚焦产业转型升级,争当全市创新发展的“领头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庐阳区的投资潜力蒸蒸日上,综合实力不断壮大。

关键词:转型升级

“一区多园”打造高技术服务示范区

今天的庐阳也是“蓝色”的,高技术服务业加速崛起,成为核心城区的产业支撑,“重量级”项目陆续入驻,全省高技术服务示范区的发展张力无限延展,最集中的呈现是在庐阳经济开发区。

这里是离市区最近、可利用面积最小的省级开发区。2002年,园区初建伊始,还是以印刷包装、钢材加工等为主导产业的工业集聚区,经过16年艰苦创业,园区三易其名,从“庐阳产业园”到“庐阳工业区”再到“庐阳经济开发区”,形成安徽省出版物印刷产业基地、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安徽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三大产业基地”。每一次改革调整,都是庐阳经开区园区乃至庐阳区期待创新、加快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而庐阳经开区的发展变化也已成为庐阳改革创新的典型缩影。

回顾庐阳经济开发区的改革之路,庐阳经开区党工委第一书记、主任胡永宏感慨万千。

“和其他省级开发区相比,庐阳经开区可利用土地资源屈指可数,北接双凤开发区,东临新站开发区,南靠老城区,西邻大水缸,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求新求变?”

创新,始终是庐阳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16年来,庐阳经开区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

2012年起,在历经10年的艰苦创业后,庐阳经开区开始打造区中园模式,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空间。“土地是开发区发展的生命线,也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自然资源。经过多年发展,庐阳经开区可利用土地林林总总加在一起不足1500亩,必须要向空中要资源,要项目,破解困境。”胡永宏介绍,为解决这一矛盾,在市区两级的大力支持下,庐阳经开区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着力推进绿色科技园区建设,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加快新兴产业集聚,破解土地资源瓶颈,“一区多园”的模式引领发展。

据统计,近年来,庐阳经开区先后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有大数据产业园、中科大校友企业创新园、富邦国际创新园等十大科技园区,总建筑面积约120万平米。其中:IE果园(中科大校友企业创新园)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省级服务业发展集聚示范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称号,工投创智天地被命名为安徽省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并被工信部在全国推广,中辰创富工坊被命名为安徽省电子商务示范区,兴庐产业园、鑫翰产业园等被命名为合肥市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称号,基本实现“一园一特色、一园一品牌”的目标。

“这些特色的区中园解决了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创业需求,适应企业的发展。”胡永宏介绍,目前,庐阳经济开发区聚集了1100多家企业,其中工业企业300多家,经过16年的发展,已成为省级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开发区。

创新是转型升级的“内燃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找到出路。如何推动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新时代催生新变革,今天,庐阳经开区正加快转型升级,打造全省高技术服务业示范区。

高技术服务业扬帆起航!2016年、2017年,庐阳经开区分别新增国家级高企14家、18家,目前园区现有国家级高企46家,省市高新技术企业12家。今年7月,安徽省2018年第一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庐阳经开区就有18家企业入围。

“重量级”项目陆续入驻,企业实现精彩“蝶变”,全省高技术服务示范区建设一路高歌,发展张力得以无限延展。

关键词:绿色发展

科学与艺术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今天的庐阳更是绿色的,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就是被誉为“最美科研圣地”的三十岗乡。

数十年前,这里曾是庐阳区最贫瘠落后的地方,合肥人的“大水缸”董铺水库就位于这里。碧波荡漾的董铺水库,是合肥市民最美的“乡愁”图景,却也曾是三十岗乡最大的发展掣肘,几经探索,庐阳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变传统农业区域为生态旅游休闲区域。

为了涵养“大水缸”,庐阳区开始大刀阔斧地推进水源地搬迁,彻底清除各类养殖种植业。

环境变美的同时,三十岗乡也变成了全国知名的艺术乡村。6年前,知名策展人谢泽偶然发现三十岗乡崔岗村这一“世外桃源”,决定“安家”于此,成为崔岗艺术村的首位驻村艺术家。目前崔岗艺术村吸引50余位艺术家进驻,这座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创意村已然成为合肥文化新地标。

这里已先后成功举办桃花节、采摘节、崔岗艺术节、乡村国际马拉松赛、中日韩三国围棋名人混双赛等系列活动。“赏花经济”更是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7年,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集中区落户于此,庐阳成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最大赢家。未来,该园区将建设成为国际化开放式的国际一流基础科研新区,成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园区之一,这里不仅是环境优美的生态休闲风景区,还将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园区之一。

可以展望,在并不久远的将来,在国家4A级生态旅游景区的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内,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新园区落成,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等一批领跑世界的大科学装置投入使用;458米高、比肩“东方明珠”的大气立体观测塔矗立在园区最北端,成为合肥市仰头可见的“新地标”;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聚集在这个综合性的创新平台上,在大科学装置园区及拓展区内川流不息,进行着最前瞻的科学研究,一批又一批战略性、基础性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这里将成为未来高精尖人才最神往的“最美科研圣地”!

三十岗乡的发展历程,成为庐阳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写照和最美诠释。

近年来,庐阳厚植绿色发展内涵,不断刷新“绿颜值”。在老城区见缝插针打造街头花境,在居民家门口修建园林,已成功创建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力强化河(段)长制、林长制管理,开展河道整治、沿河截污,南淝河、四里河等水质持续改善。

如今,长三角最美滨水文化生态休闲区建设方兴未艾,董铺国家湿地公园正积极建设。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

当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当美丽风景带来崭新动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渐变为现实。创新的理念带来了肯定自我而包容万象的“大胸怀”,生态之美愈发精致的同时,庐阳更是“快速”描绘出一幅醉人而“缓慢”的生活图景。

关键词:民生为本

百姓满满“获得感”

今天的庐阳最是幸福的。

从打造教育名区到深化医改,从创新养老模式到保障房建设……改革开放四十年,幸福庐阳让居民收获满满,从出生到年老,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庐阳区都织牢民生保障网,让辖区居民持续共享首善庐阳高质量发展的红利。

“反复发作、头痛头晕……”庐阳区双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智慧医疗诊室内,医生通过智能医疗辅助系统平台将就诊者的症状进行语音输入,而大数据平台很快就分析出就诊者可能患有的病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供参考,还能推荐病症所适用的药物。

包括双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内,目前庐阳区共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7家、1家乡卫生院及8家村卫生室,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2017年8月,庐阳区作为全省创新城市医联体工作首批三个试点单位之一,探索建立以医联体为基础、以高年资护士为纽带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依托优质资源,庐阳区力促诊疗服务的“智能化”,在合肥市率先试点智医助理辅助诊疗,并被安徽省政府新增为2018年民生工程项目,做好百姓健康“守门人”。

让教育名区为群众共享,庐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省率先实行“放心班”工程和“午餐工程”、全市率先实行“校长职级制”改革……近年来,通过建立学校集群式发展机制,庐阳初步形成集团学校间教师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共享、教育教学统筹发展模式。同时,与上海黄浦教育等高对接,走国际化教育发展之路,基本构建了保基本、广覆盖的学前教育体系,先后完成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3 所,举办公建民营幼儿园3 所、普惠园12 所,庐阳教育已成为一块金光闪耀的特色教育品牌。

做实兜底保障筑牢民生底线。数据显示,2012~2017 年,庐阳区民生投入由11 亿元提高到24.5 亿元,年均增幅20.45%;获评全国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活动单位;全省率先打造精准救助平台,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工作模式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管理运行机制,织牢民生保障网,让辖区居民持续共享首善庐阳高质量发展的红利。

关键词:精细管理

创新服务不止步

今天的庐阳,品质正在不断提升。

与合肥其他城区相比,庐阳区至今没有扩区。身处老城区,人口密度过高、基础设施负荷较重、交通压力较大等现实情况让庐阳区意识到,要在资源要素支撑的压力下实现破茧蝶变。

改革开放四十年,庐阳始终坚持以品质为城市塑形,高标准精品化推进建设,高水平精细化供给服务,政务服务、民生地图、交通管理、社区治理……创新永不止步。

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庐阳区通过建立“三端一体”智慧政务服务平台,推动全区50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通过平台联动,实现7×24小时政务服务“不打烊”。

创新新模式,畅通交通微循环。庐阳区在老城区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畅通老城区拥堵的道路,打造全市城市管理提升的“新样板”。

昔日,低矮破旧的楼房、凌乱的棚户区与城中村在老城区随处可见。而今,放眼庐阳,一排排高品质保障房拔地而起,喜迁新居的群众笑逐颜开。

庐阳区还着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区,新建庐州公园、四里河滨河生态公园等,三国新城遗址公园景观提升、庐州公园二期等项目加速推进,首善居民幸福感急剧飙升。

越来越便利的公共服务,是庐阳区一张闪亮的名片。创新如同一架引擎,不断推进新兴产业的崛起,促进新旧动能转化;还能提升管理效能,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更可以凝聚人文情怀,塑造城市精神。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庐阳,已将创新精神融入了城市的每个角落,让精细服务在每一个角落不断提升庐阳人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杨璨 合肥晚报、ZAKER合肥记者 杨赛君

新闻推荐

大通路命案确因感情纠纷

本报讯10月21日上午,在合肥市东一环与大通路交口搪瓷厂宿舍的巷内,一名中年男子被追赶并被刀捅中要害,倒在血泊中,不幸当场死...

阜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