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放飞青春梦想
本报记者 潘金铭 白露时节,位于颍州区三合镇的阜阳市万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基地里,总经理马涛正和工人们收获大棚里的奶油毛白菜。大棚外,300多个塑料筐即将装满,20分钟内,它们将被送至阜城各大超市。看着基地里忙碌的景象,放弃名牌大学“白领”工作回乡种菜的马涛再次感慨:“当初回家创业的决定是对的。”
2008年,马涛和妻子从南开大学毕业,因为表现优异,两人留在南开大学从事行政工作。在外人看来,这份工作光鲜体面,父母也为他们骄傲。
但马涛却因常年工作在外、不能照顾父母而产生了辞职的念头。“父母在阜阳瑶海农副产品批发中心经营20多年,太辛苦了,年纪也大了,不想让他们再操劳了。”2014年,马涛和妻子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辞去高校的工作,返乡创业。
父母反对,亲朋不理解,可马涛态度坚决。经过两年的考察和准备,他在颍州区三合镇王庄村流转了300亩土地,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并创办了以蔬菜产供销“一条龙”为特色的阜阳市万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两年的发展,马涛的企业目前已拥有130多个蔬菜大棚,一年四季都有茼蒿、香菜、苦苣菜、奶油毛白菜等特色蔬菜供应。企业还配套有冷链设施、产品分拣包装中心、电商物流中心等,供应大江南北。本地的大润发、华联等200多家超市也是其批发对象,而且由于本地供应实行订单制,不超过20分钟就能实现从田头到商超。去年,企业交易额达5000多万元。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涌动,在人力资源大市阜阳,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扶持政策越发完善,越来越多的青年像马涛一样,回到家乡创业,放飞青春梦想。
“围绕培养青年创新创业意识、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服务,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让广大青年有了实现梦想、展现才华的舞台。”团市委负责同志介绍,近年来,团市委充分发挥联系青年、服务青年的优势,积极举办阜阳青年说、青春创富故事会以及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既为青年创新创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又在全市营造了愈发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在颍泉区,曾供职于世界500强外企中国总部的大学生陈雪,通过扶贫创业大赛,在家乡找到了青春梦想的落脚点。放弃年薪几十万元工作的她,今年5月加入阜阳市创业团队——田园居,成为“我的扶贫鸡”众筹项目负责人,开启了扶贫之旅。目前,项目规划、团队组建和营销落地等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即将正式上线。
在阜南县,曾在一家上市公司负责财务工作的大学生徐蒙蒙,在家乡创新创业政策扶持下,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他创办的企业,利用农村废弃秸秆培育赤松茸、姬松茸、白灵菇等市场紧俏的食用菌,并采取基地+公司+贫困户+电子商务的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年利用秸秆1000吨。目前,企业产出的食用菌已打入日本、韩国等地市场,同时带动170人就业,包括50户贫困户。
……一桅桅创业的风帆在家乡扬起,更多青春的梦想正在拔节开花。
“服务青年发展是团市委的重要职责,今后,我们要不断提升服务创新创业能力,凝聚更多的创业青年,努力增强青年创新创业意识,吸引和帮助更多青年回到家乡创新创业,在全市营造‘人人想创业、人人敢创业、人人创成业\’的浓厚氛围。”团市委负责同志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任秉文)当前的阜阳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大发展、快发展的“飞轮效应”日益显现。连日来,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安...
阜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