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千家事做群众贴心人 ——记阜南县方集镇司法所副所长张俊

阜阳日报 2018-08-24 06:52 大字

本报记者 牛真子 通讯员 杨东亚 葛了了 宋运亮 “十里桃花美,万亩鱼米香”,凡是去过阜南县方集镇的人,可能都会感觉到用它来形容这个地方再恰当不过。然而,方集镇同时又是一个位于三县交界的偏远乡镇,经济较为落后,群众文化水平不高、法治意识淡薄,再加上地理位置特殊,曾一度出现矛盾纠纷频发、群体性事件多发现象。如何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妥善化解群众内部矛盾,为方集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这是身为该镇司法所副所长的张俊自上任以来一直在思考并实践的问题。

20年前,张俊就开始在基层司法所工作,2010年被调任到方集镇司法所,并担任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虽然有着丰富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经验,但来到了方集镇后,张俊还是通过走访调研,对历年来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进行分门别类,掌握规律和重点人群,最终形成建议,促成方集镇建立起矛盾信息排查制度、部门村联席会议、矛盾交办制度等工作机制。同时根据方集镇具体情况,在全省率先成立了“丁永跃调解工作室”,成立了道路交通调委会和医疗纠纷调委会;开通了“民情电话”,印制了纠纷化解联系卡,建立了全镇矛盾纠纷和信访联席工作制度,逐渐构筑起大调解工作新格局。

“基层矛盾纠纷说起来琐碎,听起来心烦,做起来麻烦,这是工作中最大的感受。”所以,张俊认为,要当好人民调解员,就必须面对群众,把群众利益看得大于一切,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化解矛盾,解决群众诉求。

2015年11月,张俊在下村工作中,发现有一群人拿着白布条、竹竿等工具聚集在两辆机动三轮车前,凭借着职业敏感性,他觉得此事并没那么简单。经了解,张俊得知原来该村一老人在县某医院做手术后,不明原因死亡,医院方一直推脱不处理,老人亲属便准备上访。张俊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通过村干部主动与老人的儿子进行交谈,详细了解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明确告知他们上访并不能解决诉求,并表示可以介入调解,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老人亲属经过考虑后,放弃了上访。同时,张俊也主动与医院对接,最终使老人家属获得50多万元的赔偿。“要不是张所长,俺们非但不能这么快就拿到赔偿,可能还会犯法。”事后,老人的儿子多次到司法所向张俊表示感谢。

“要调处好矛盾,除了要深入细致地做好调查了解外,自己的法律知识还要全面,这样才能保证调处合法合理进行。”于是,张俊便利用业务时间,系统学习民法、刑法、诉讼法、婚姻法、继承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坚持法律与纠纷事实、农村情理相结合,严格依法调处纠纷。

2014年12月的一天,一位衣着破烂的老大爷用一辆架子车拉着一位老奶奶来到方集镇司法所,眼含热泪地对张俊诉说三个儿子不履行赡养义务的事情。张俊一边安慰着老人,一边进村入户到老人三个儿子家中进行调解。他巧妙地结合“送法入户”活动,带着相关人员和村主任向老人的三个儿子宣讲《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三个儿子听完后,羞愧难当,当场表示要好好赡养老人。

为方便群众反映问题,解决纠纷,张俊印制了联系卡,以及时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化解民事纠纷,引导群众依法解决纠纷、依法表达诉求,扭转了过去多头跑、到处访的混乱局面。如今的方集镇,连续5年没有出现越级上访现象,率先成为零上访乡镇。而从事基层司法行政工作20多年来,张俊指导村级调委会以及亲自调解各类民间纠纷达3200余起,并且经他调解的矛盾纠纷没有一起激化或转化为刑事案件,维护了社会稳定。而张俊本人,也被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

新闻推荐

阜南85家长期休眠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

通讯员郑刚日前,阜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吊销公告,对上海生财服饰绣品有限公司阜南分公司等85家“连续两个年度未依法报送...

阜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