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新技术省力又增收

阜阳日报 2018-06-04 15:28 大字

本报记着 徐立成 见习记者 潘金铭

“三夏”时节,阜南县地城镇母子岗村种粮大户张传月一直在田间忙碌。“今年种了216亩小麦,趁着近几日天气晴好,抢收连着抢种,农事一环紧扣一环,紧张得很。”张传月对记者说,村里人的习惯是麦子收获后种稻,他也准备把200多亩地都种上稻谷。

一直以来,母子岗村村民基本采用撒播或旱地直播的方式种稻。但是,这种种植方式直接将带壳种子撒在地里,长出来的秧苗密度低,且播种不均匀,不受人为控制,产量难以上去。

今年,母子岗村的水稻种植方式或将发生改变。“5月29日,我们的技术人员又去了母子岗村,计划在一块200亩的地里,示范推广水稻机插秧的种植方式,带动群众学习先进的耕种方式。”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站长郭佑彪告诉记者,用机械化的方式把稻秧插到地里,每亩地的斤播量可以增加不少,促进稻子增产的效果非常明显。

“新机械、新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让群众耕种更加省时省力,还能有效提高收入。”郭佑彪表示,接下来,他们将根据实际情况,在母子岗村采取开展农机化技术讲座、现场指导等方式,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把新技术在全村逐渐推广开来。

近年来,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积极在全市各地推广农机化新技术,并与基层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确保推广效果。如在太和县小康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系列对比实验;为颍州区侨佳丰植保专业合作社开展高效植保技术服务;结合颍泉区旺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及颍上县兆林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具体问题和特点,制定了符合当地特色的技术帮扶战略等,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闻推荐

安徽省脱贫攻坚再出新招五市赴行蓄洪区定向招工

本报讯(记者王逸群)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安徽省日前出台方案,积极建立行蓄洪区劳务对接和定向招工长效机制。方案要求,各地精准...

阜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