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合肥晚报 2018-04-19 01:59 大字

[摘要]——合肥市优秀教师群体风采录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这句话正激励着合肥广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增强献身教育事业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合肥市已经将2018年确定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年”,目的是要大力培养和造就一批骨干教师、卓越教师和教育家型教师,让合肥教师尽展其才。在合肥这片教育沃土上,涌现出许多有着践行师德规范、增强教书育人责任感的好老师,以下就是优秀教师群体中部分代表的先进事迹。

她与学生共成长

袁艳是合肥三中的语文教师、语文教研组组长。从教十余年来,她一直努力践行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宗旨,有开拓者的气魄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是学生们的好朋友,得到了学生的爱戴。

“我要做一个努力的老师”、“我要努力做一个称职的老师”、“我要努力做孩子们心中的好老师”,这是袁老师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也是她心中的教学准则。随着课改的深入,她经常了解教育改革的新动向,掌握教学课改的新方法,摈弃了“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法,让“启发式”、“愉快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等理念走进课堂。她的语文课讲解生动,气氛活跃,学生上她的课,总是精神饱满,神情专注。

由于她的坚持努力,为合肥三中语文教研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作为教研组长,她带领同事们编写了两本合肥三中校本教材。

教师是一个清苦的工作,她却一直为学生免费补缺补差,班里有学生经济困难,她还会为其垫付书本费,学校工作安排有困难,她主动承担了高一和高三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要做就要做得最好。”这是她常常自我勉励的一句话。

多年来,袁老师一直奋战在教育的第一线,不断追求教学新境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她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班级的学生尊重师长、积极向上、和睦友爱,有着良好的班风班貌。她把多样、新颖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把孩子们的变化考虑入课堂,并与学生们共成长。 

让师生从彼此隔膜

走向互相尊重

常蓉在合肥市第六十八中任教已近十个年头了,她一直秉承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理念,寓教于乐,让每位学生都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在自信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提升自我。

她认为更多的时候要透过学生的行为举止达到育己的目的,从学生身上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学生共同发展,让师生之间从彼此隔膜走向了互相尊重。她初踏讲坛的时候,学生对原来老师信服万分,对她这个初出茅庐的新老师充满“敌意”。课堂上让学生背书,学生却集体沉默。学生周记中篇篇充满挑衅的语言:“老师,你能不能上课不那么矫情?”“你快走吧,我还想让以前的老师教。”每个字都如一把利剑插入她的心。一次偶然的机会,常老师和一位学生的促膝交谈中得知,学生们对活泼有趣的教学方式非常渴望。

于是,常老师努力找到学生喜欢的教学模式,利用课余时间拜读教育大家的教学妙法,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并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变化,利用下班时间义务为语文相对薄弱的学生补缺补差。

常老师渐渐发现,上课时学生们的眼睛亮多了,举手发言的也多了,独到的见解不时出现在课堂,掌声也时常出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节期间,她的桌子上总是会多出很多小盆景、小卡片等,每当看到这个场景,常老师都抑制不住激动的心,眼角总是充满欢乐的泪水。

常老师说:“我感激我的学生,是他们让我知道什么叫教学相长;我感激我的学生,是他们让我学会尊重彼此;我感激我的学生,是他们让我尝到了作为老师的幸福。”

呵护成长路 守望桃李情

在南园学校金卫东老师20年的教学过程中,始终把爱与责任谨记心间。

金老师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自己最大的责任。2009届高一(1)班汪亚运、汪璐璐兄妹家境贫寒,金老师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给他们准备学习用具,补习语文课程,除了尽自己的力量,他还尽量动员已工作的往届学生来帮助兄妹二人,捐助他们学费。这些鼓励和帮助,激发出他们发奋学习的热情,兄妹二人分别考入安庆师范学院和皖南医学院。2011年,班上一名女同学因家庭矛盾离家出走,他陪同家长一起寻找,和家长一起想办法,寻线索,18个日夜,与孩子父母、奶奶苦乐与共。孩子回来后,他和家长一样欢天喜地。

金老师平时备课扎实,方法灵活。从他所带班级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2000届高三理科班72人中超过40%的同学考取一类重点大学;2006届理科班有三人高考总分超过600分,其中汪川同学677分,位列合肥市理科第5名,被录取科大少年班。

平时工作中,金老师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勤勉诚恳。他先后到阜南三中、肥西官亭中学、巢湖坝镇中心校等偏远农村学校送教。在南园学校探索小初衔接的教育实验中,金老师勇挑重担,组织编制了《南园学校初中预科班语文教学方案》,并肩负了2015年预科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和预科1班班主任。他热情参与南园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由他执笔撰写、语文老师共同润色的《南园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

甄胜船现任教于合肥汽车机械技术学校,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好评,在学校的发展历程中竖起了一面旗帜。他曾获得安徽省首届中职学校“教坛之星”,安徽省中小学远程教育中职综合学科首席辅导教师,合肥市第二批“骨干教师”等荣誉。

二十年前,甄老师怀着满腔热情踏上了职业教育这片陌生而又新奇的土地,成为职教战线上普通而又光荣的一员。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甄老师参加工作三年后就担任班主任工作,他坚持学习,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和学习习惯,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点。在教学中认真备课、上课、反思,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每一位学生都充满关爱之心。他认为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独一无二的生命世界。

他与同学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同学们都认为他是值得依赖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又是亲密、值得尊敬的好朋友。因为有了爱和喜欢,同学们总是喜欢上他的课,任课班级教学成绩常年位于同年级前列,同时纪律良好,技能考核优良。他所带班的对口升学班的学生98%升入高校,其中还有为数不少的同学考入本科,他一直本着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的信念耕耘在职业教育的沃土上。 

校园当家 学生当子

在农村教育一线一干就是32年,顾得了学校顾不了家,顾得了学生顾不了自己。从一个朝气蓬勃、英俊健朗的小伙子,到头发花白、身形消瘦的老教师,历经艰辛和困苦,收获了幸福和喜悦,也成就了肥东县赵亮学校教师毛俊虎老师的精彩人生。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更是教做人的道理。毛老师带的学生中有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经常吃不饱,成绩也不好。他就把孩子叫到家里,给他做饭,并谆谆告诫他,不要泄气,人生的路有千万条,只要努力了,都会有收获。毛老师说,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对学生的告诫多得记不清,十几年后还记得他当年告诫的学生也多得数不清。

几十年如一日,毛俊虎的坚守和尽责,让身边的同事很有感触。吴孝文老师说:“有的班级有点‘刺头\’,其他老师都不愿意带,毛老师主动去接手。不单单是教学,平时在班级管理、思想教育这一块,他也都有自己的一套,跟家长的交流也很充分。”对于毛俊虎的辛劳付出,赵亮学校校长李德训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毛老师是和我一起进入赵亮学校工作的,我们一起共事18年了。他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担任班主任,虽然他没有干什么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大事,但他把工作中所有琐碎的事情做好,平凡的事情做好,其实也就是不简单、不平凡。他把青春年华留给了校园,把朝气和学识留给了学生,把幸福和快乐留在了讲台上。我们为毛老师感到骄傲和自豪,他就是我们心中的最美教师!”

从“带着一支笔上路”到“带着一本书上路”

在肥西县桃花工业园中心校,有一位老师从一年级就教会了学生要“带着一支笔上路”。当时,学生都似懂非懂,就按照老师指导的那样做。学生渐渐长大了,懂得老师这句话的意思。每一次看书的时候,都会拿着一支笔,仔细地做着标注,不懂的内容,可以用问号表示,等看完了以后去查找资料;好词好句,可以用横线表示,重点学习、记忆;优美的句子,可以用波浪线表示,以便今后写作文的时候需要。就是因为老师科学的引导,学生们彻彻底底地爱上了标记,每次只要有一本书,书的中间,一定会夹着一支铅笔。这位老师就是李亚玲。

李老师不仅仅让学生学会标记,更主要的是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事,自己的心”。每天都要写每日一句,渐渐地,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随着年级的增加,李老师布置给学生的假期任务也多了,她开始让学生摸索电脑,使用文档,写日记。正是因为李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班里的很多学生都爱上了看书,并且出了很多的“小说家”,李老师说:“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如果换作是我写的话,我都不一定能够写得好呢。”

除了带一支笔上路,李老师也常常让学生“带着一本书上路”。目的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一年级开始,她就教导学生要养成“每天不看书就睡不着觉”的习惯,让大家每天都坚持阅读。还未步入三年级,李老师就布置学生开始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了。“书中自有黄金屋”,每一本书,都有让学生学习的地方。从书中,学生获得了许多知识,充实自己的大脑。

李老师班级的“小雨晴”博客,记载着学生和老师一起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记载着大家一步一步成长的过程。同时,学生也可以学习别人的文章,改进自己的习作。

每次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李老师并没有总是在说成绩,而是让家长去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不要动不动就责骂孩子,要去谅解孩子,互相沟通,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慢慢地改正。

新闻推荐

阜阳市两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跻身“国家级”

本报讯(记者张凯培通讯员杨忠)近日,商务部公布了255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认定名单,阜阳市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发制品)、阜阳市阜南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柳木产品)名列其中。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是指...

阜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