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病榻心系穷乡亲

阜阳日报 2017-11-09 10:00 大字

[摘要]记阜南县扶贫办主任曾晓彬

本报记者 张凯培 通讯员 王玉前

“贫困户马士贵今年70岁,家里不仅享受了光伏扶贫政策,还通过小额信贷扶贫带资入股当地种植大户”“贫困户刘昕顶今年72岁,上医院看病报销了数万元,对眼下的好政策很满意”……这是52岁的曾晓彬在国庆节住院期间,利用空闲时间走访贫困病友的记录。

作为阜南县扶贫办主任,曾晓彬心里总放不下全县90个村、13.4万人的脱贫任务。摸穷根、找路径、排民忧,全县扶贫工作顺利推进,他自己却因过于劳累病倒在工作岗位上。

被医生确诊为脑梗阻,依然坚持走访和开会,这样的曾晓彬让人看了心疼,可他却说,“我不愿意在这儿躺着,工作岗位才是我的舞台和阵地!”

两难抉择,他接过扶贫接力棒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是阜南县委书记崔黎对曾晓彬的客观评价。

阜南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多、程度深,脱贫任务重、难度大。进入“十三五”后,脱贫攻坚工作又进入攻城拔寨阶段。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阜南县仍有贫困人口13.4万。面对新的形式和任务,这份重要的工作交给谁?

经过多方考察与部门举荐,组织部门将目光放在了曾晓彬身上——他曾在乡镇任职,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他做事踏实,干起工作总是风风火火……

可对曾晓彬来说,这却是一个两难的抉择:一方面,自己的身体不好,年过五十且患有心脏病,刚刚做过搭桥手术,医生特意叮嘱不能过于劳累;另一方面,这又是组织的信任,自己不应该辜负与退缩。经过深思熟虑,曾晓彬最终决定从县民政局来到扶贫办,任县扶贫办主任。

从扶贫工作的“门外汉”到“明白人”,曾晓彬的付出看得见、摸得着。为了提高业务能力,他积极向政策文件学、向老同志学、向业务部门学,成为了扶贫工作的“活字典”;为了掌握全县情况,他走村入户了解情况,实现了帮扶对象精准化;为了优化扶贫工作,他制定了阜南县贫困人口识别标准,提出要挂图作战、挂帅出征、挂钩奖赏,创新的方法促进阜南脱贫工作走在前列……

“他确实非常拼,工作时的那种钻劲儿,让许多年轻人都不得不服。”阜南县扶贫办副主任李志刚说,“因为身体不太好,他总会随身携带小药包,但加班加点忙工作却从来不含糊。”

敬业认真,群众都说他是贴心人

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首先要了解具体致贫原因。阜南县有90个贫困村,为了更好完成脱贫任务,曾晓彬不仅确保每个村走访到,不少重点村他还去了多次,“只有知道群众为什么、缺什么、想什么,知道我们工作有哪些问题和不足,才能更好地制定工作措施、推动工作进步。”

田集镇赵老村62岁的村民殷大庆,每每提起曾晓彬,言语中总是充满感激。早些年,因自己和爱人身体较差,儿子家庭又出现变故,老两口不得不一边带着孙子,一边打零工挣钱,日子过得较为清苦。

被纳入贫困户行列后,殷大庆觉得“丢人”,曾一度一蹶不振。得知情况后,曾晓彬多次到家做他的思想工作,并和县乡帮扶干部一起,帮助他家找准脱贫致富路径。了解到殷大庆曾搞过养殖,曾晓彬积极鼓励并帮助他购置种猪;知道殷大庆在养殖中遇到技术难题,曾晓彬帮他报名参加了县里的养殖培训班……

一点一滴的真情帮扶,不仅让殷大庆顺利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还成为了当地脱贫致富的典型,“其实贫困不可怕,关键是要想干,”殷大庆说,如果没有曾晓彬等人的帮助,全家可能还过着清苦日子。

下转二版

新闻推荐

农村电商激发扶贫新活力

本报记者牛真子通讯员杨东亚徐思学“刘楼村有辣椒、黄金瓜、西瓜、草莓等,通过电商,以后这些农产品就不愁销路了。”谈起未来农村电商的发展,阜南县鹿城镇党委委员王猛充满信心。刘楼村是鹿城镇的贫...

阜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