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拔穷根

广西日报 2019-03-22 07:36 大字

本报记者何学俏通讯员常华科

叶万甫是上思县平福乡伟华村赖律屯人,身残志坚,一直在脱贫路上奋力前行,把家庭经济搞得红红火火,在当地传为佳话。

年少时,他右腿因膝盖骨坏死被医院鉴定为四级残疾。后来,左眼还因事故,几近失明。而叶万甫的妻子又有智障,不能正常务工,一家人生活之艰难不言而喻。

叶万甫知道自己家庭情况特殊,所以十分努力。从十几岁开始,他就从邻里街坊那学到了各种农耕技艺,耙田犁地、砌砖修葺……他样样在行。

缺劳力、缺资金,这是叶万甫脱贫致富的最大障碍。穷则思变,苦则思勤。被识别为贫困户后,叶万甫没有气馁,而是多方寻求发展。因他家是单门独户,在村口独自建房,水电一直都没有解决。他和儿子自挖水井,铺设水管,买来水泵抽水;他联系供电部门批准后,买来电线、电缆,边学边安装,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将用电问题解决了。

家庭收入低,是困扰叶万甫最大的问题。2016年7月,上思县政府对贫困户实施小额贷款贴息的政策扶持。帮扶干部冯海生及时传达给叶万甫,并收集相关材料向当地信用社申请。很快,叶万甫得到了5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叶万甫说干就干,将资金用到了开挖鱼塘和建设猪栏、购买猪苗上。为了掌握科学快速养殖技术,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自学了有关养猪和养鱼技术。2016年底,他养的首批20头猪出栏了,除去成本,净赚6000元。

同时,他种植甘蔗20多亩,并实施深耕窄行种植等科学种蔗技术,提高单产。2017/2018榨季,叶万甫原料蔗产量124.7吨,收入约5万元。在保持甘蔗主产基础上,叶万甫还种植李子、龙眼、柑橘和香蕉等果树。

在叶万甫的带动下,村里很多农户也开展了生猪养殖、淡水养殖项目,全村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80多户。

新闻推荐

身残志不残 养牛闯富路

本报记者张冠年实习生甘泉通讯员朱维平他是一个干不了重活、累活的残疾人,然而,他身残志不残,依靠养牛养活了一家9口人,活出...

上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上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