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多辛苦 群众少跑路 记防城港市行政审批局干部李利

广西日报 2019-01-25 07:18 大字

本报记者王春楠通讯员贝为超

群众带资料到审批窗口办事,难免缺这缺那,工作人员该怎么办理?防城港市行政审批局干部李利作出示范:创新推出“容缺受理”等便民服务,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

李利是安全质量审批科窗口的一名干部,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的行政许可发证业务。工作中,她看到不少群众因申报资料不全,常常要跑两三趟,便在单位支持下尝试推出“容缺受理”服务:办事群众材料不全时,窗口先收下合格材料,之后群众回去通过扫描传真、发邮箱等方式补充材料。

2015年初,李利积极学习区外组织机构代码证实时赋码经验并进行再创新,将“组织机构代码证核发”提速为即办件,实现了再提速,让群众申请办证立等可取。

此前,2013年底,她在政务大厅率先推出“受理和取证寄送服务”,即先由群众将申报材料邮寄到窗口,审批出证后,再由窗口将证书寄给群众。这一举措,实现了群众办证“零跑腿”。

李利的一系列工作创新,破解了窗口服务普遍性难题,在为群众减负、提高效率上取得突破。4年来,她办理“容缺受理”3000多件、“取证寄送”820多件,办件提速率超过90%。

近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风生水起,许多重大项目落户防城港。为服务好项目建设,李利2014年推出“减材料、提速度、网络预审、延时间、约时间”绿色服务,对当年度需要多次到窗口办事的企业,通用材料只收取一次。

“窗口高效服务,为企业发展赢得先机。”广西某公司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林国胜说。有一次,他联系李利,希望快审快批。李利马上提供“减、提、延”服务,现场审批、现场发证,让该公司提前1个月投入运营。

李利在窗口工作中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贴心服务,赢得百姓心。有写表扬信的,有请吃饭请旅游的,有送礼品礼金的,但她严格要求自己,从不违规收受好处。

有一次,某企业一名经理刚从窗口领走证书,出到大门口就给李利打电话:“我带了土特产想送您,您的车在哪?我放到车后备箱。”“我的电动车没有后备箱,您拿回去吧。”李利回答。就这样,她巧妙又坚决地拒绝了对方,坚守住廉洁底线。

新闻推荐

国家级卫生应急队在行动 赴防城港开展冬季拉练暨义诊活动

本报讯近日,国家(海上)紧急医学救援队、国家(广西)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两支广西国家级卫生应急队在防城港江平镇集结,联合...

防城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防城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