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广西边贸扶贫 兴产业富边民

广西日报 2017-06-07 06:35 大字

本报记者 周红梅

■阅读提示

去年自治区党委作出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的决定,我区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边贸政策扶助一批”的工作要求,区直各有关部门及沿边市县主动履职,努力探索并积极推广“合作社(互助组)+边民+企业+金融”扶贫新模式,边贸扶贫取得明显成效。

1  边境贸易+互助组

互帮互带助边民脱贫

北仑河畔,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人来车往。东兴镇河洲村贫困户张锡辉一家靠着互市贸易做生意、跑运输,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在互助组组长谭祥武的带领下,张锡辉一家今年前4个月做互市贸易收入19386元,家庭月平均收入4800多元。

5月25日,记者来到东兴市边民互助组协调中心,墙上悬挂的一张巨幅“2017年1-4月份参与互市贸易贫困户收益表”格外引人注目,鲜红的榜单上“晒”出了东兴镇河洲村、江那村、大田村3个村支部22个边民互助组的扶贫成绩单。从表中可以看出,75个贫困村民在互助组的带领下,每人月平均收入超过1000元。

“目前河洲村共组建了20个边民互助组,420人,占全村人数15.6%,其中贫困人员67人,占全村贫困人数的66%。”东兴镇河洲村党支部书记项建程介绍,组建边民互助组经营以来,每年每组平均参与边境贸易成交额达3800多万元,实现利润72万元,直接参与每天经营的贫困户获得分红3.6万元,委托经营的贫困户获得分红7600元,实现了脱贫。

这种“边境贸易+互助组”扶贫模式,东兴市市长陈建林称之为“1+n20+1”的边民脱贫新模式。核心是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边民每人每天交易8000元货物全免关税和环节税的优惠政策,组建以1个党支部领航,n个边民互助组、每组成员20人以上,每组吸纳1名以上贫困户人员的边民互助组,从指定互市区(点)进口的商品销售给边境地区加工企业,帮助边民特别是贫困户增加经营性收益,推动边境贸易兴边富民。

陈建林说,刚推行“1+n20+1”扶贫模式时,有些贫困户顾虑重重,脱贫信心不足,对加入边民互助组的积极性不高,“1+n20+1”扶贫模式运转一段时间后,敢于尝试的贫困户尝到了甜头,辐射带动了观望的贫困户积极申请加入边民互助组。

“边贸+”扶贫模式,有效拓宽了贫困户就业创业渠道,增加了家庭收入。据统计,东兴市“边境贸易+互助组”扶贫模式解决贫困人口就业111人。去年,“边境贸易+互助组”扶贫模式带动参与货物运输、货物搬运等工作的贫困户月均收入3000元左右,“边境贸易+专业市场”扶贫模式鼓励贫困户人员通过参与互市贸易工作,每人月收入由原来的不足1000元增至3000元以上。

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马继宪介绍,到2016年底,防城港市百色市崇左市共组建了552个边民互助组,参与互市的贫困边民增加近20%。其中,凭祥市海润合作社2016年参与互市社员达11万多人次,贸易额达10亿多元,互助组通过互市贸易经营花生、绿豆、坚果及水产品等品种,人均年增收约1500元。

2 边境贸易+金融服务

金融活水浇开扶贫之花

东兴镇江那村贫困户何益源今年以来喜事连连:参加村里经济能人张春玲领导的东兴市花溪春玲边民互助组,互市贸易每月有4400多元收;利用政府贴息融资资金收益分红,买了车辆在码头跑运输,生活脱贫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根据自治区开展脱贫攻坚“边贸政策扶助一批”相关规定,对参与边贸的贫困边民提供10万元以内、3年以下、免抵押、免担保的小额信贷支持。目前每户贫困户由地方财政贴息向银行融资5万元,有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利用融资资金直接参与互助组的经营,每年收益达3万-4万元;没有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可委托互助组代经营,每年按8%的收益分红,收入4000元,互助组每月再分红收益300元,每年可分得7600元的收益。互助组还可利用融资分红金购买车辆,分配给贫困户人员运输经营或委托经营,贫困人员驾驶技能由政府出资培训。

据了解,以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对边贸扶贫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这是东兴“边境贸易+金融服务”扶贫模式的又一创新。一方面,通过创新互市贸易结算方式,实现了两国边民互市商品的现场交易和交易结算规范管理;另一方面,制定针对性扶持政策,由财政按基准利率贴息在指定金融机构,给予每个边民互助组成员2万元授信资金,每个边民互助组100万元的信用贷款;对具备有能力的贫困户,再由指定银行提供5万元以下、3年内免抵押、免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

同时,大力推动银企合作。由东兴市京华实业有限公司每月贴息20万元在桂林银行贷款3600万元资助边民互助组开展互市贸易。互助组既可直接参与边贸获得收入,也可以免税额入股,并根据所占股份取得分红,实现“边境贸易+金融服务”扶贫模式的良性循环。

金融活水浇开扶贫之花。通过发挥金融扶贫作用,加大小额信贷支持力度,解决边民互助组发展资金短缺难题,边民互市贸易合作组织不断壮大,业务量不断增多,直接促进互市贸易的进出口货量和货值。在东兴,“边境贸易+金融服务”扶贫模式已惠及贫困人口442人,每年可为贫困户增加收入7000多元。

3 边境贸易+跨境加工

延长产业链扩就业增收入

近日,记者走进东兴市长瀛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车间,繁忙的流水线上,工人们正在娴熟地进行海鲜分拣、清洗等工作。

该公司副总经理单永海表示,公司与当地10多个边民互助组合作,利用从边民互助组收购的原材料享受13%增值税抵扣,以及边民互市贸易8000元免税额的优惠政策,加工的海鲜销往国内和日本、韩国及中东、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为吸引边贸加工企业落地加工,以贸易带动加工产业,将互市政策“红利”留在边境助农增收脱贫,东兴市依托完整的口岸边贸体系,实施互市商品“落地加工合法化、通关便利化、成本最低化、落地加工企业优先化、贸工互动效益最大化”等五化措施,组建57个互助组与10家试点落地加工企业建立合法互市商品购销协议,收购加工海产品、坚果、农副产品等商品,既解决了工业加工原材料进口问题,又增加边民收入和就业岗位,促进“边境贸易+跨境加工制造业+扶贫”互动发展。

崇左市以做大做强口岸经济为引领,促进全市贸易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全市共引进22家边境加工企业,通过互市贸易进口的坚果、冻水产品,粮油、水果等原料发展贸易加工,全市边境加工业得到蓬勃发展。今年一季度,该市口岸贸易加工业实现产值7.21亿元,同比增长112%。口岸贸易加工的快速发展,为边境边民提供近千个稳定就业岗位,辐射带动边境地区十几个乡镇的经济发展,为边民提供工资性收入1000-3000元不等。

据统计,2016年底,防城港市、百色市和崇左市共建成投产29家互市产品加工厂,落地边境乡镇的边贸企业、加工企业、商贸物流企业等为边民提供就业岗位近万个。

依托边境的区位优势,借助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东兴还大力推进“农副产品、建材、海产品、机电、红木、轻纺服装、跨境电商、旅游和美食文化、互市区一级市场和大型综合零售市场”等十大专业市场项目建设,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助推精准脱贫。

马继宪表示,边贸扶贫工作重心在于稳定的边民互市政策,下一步要加快推进边民互市贸易改革,形成互市产品落地加工的完善政策体系。抓好边贸扶贫产业园区建设,吸引浙江、福建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到边境一线投资。积极争取联检、金融部门协同推进,解决口岸拥堵、通关效率低等问题,加大对有订单、有效益的互助组及相关进口项目的融资支持等。

新闻推荐

海洋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军民联谊活动在北海市启动

本报讯(记者邓召娇)5月22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国防教育办,自治区边海防办公室组织开展的大学生“走边关到海防进军营”——海洋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军民联谊活动在北海市启动。据了解,活动以海洋...

东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兴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