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创出新品牌

黄河口晚刊 2020-07-25 00:40 大字

本报讯 “我们在学校开设了民族文化特色课程,通过教唱民族团结歌曲、开展少数民族知识竞赛,真正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入脑入心。”河口区孤岛镇教委主任王学志说。今年以来,孤岛镇围绕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各民族大团结、油地军大融合的独特优势,以“一社区、一基地、一窗口、一平台”建设为着力点,构建起区域民族团结进步大格局,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社区”是建设永乐示范社区,通过设立少数民族活动室、创作室等,精心构建少数民族服务管理工作体系,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一基地”是建设“东方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分室外布景和室内展厅两部分,展示承载民族文化的老照片、老物件。“一窗口”是建立油地军民族示范窗口,设立“少数民族政策咨询服务电话”,配备专业人员讲解少数民族政策法规;成立少数民族文明公民学校,传播民族团结的知识和理念。“一平台”是建设油地军民族之家,共享文化基础设施6处,收集少数民族作品30余幅,举办民族特色实用技能培训21场。

孤岛镇还立足实际,着力打造“同心·惠民·360”民族服务品牌,通过油地军三方融合,服务民主党派、无党派、少数民族等各界人士,开展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民政救助、法律援助、文化体育、就业指导等六项基本公共服务,努力达到零距离、零缝隙、零费用的服务效果。孤岛镇实施“帮技术促发展,帮思想促稳定,帮困难促和谐”的“三帮三促”工程;开展“帮扶直通车”活动,“镇科级干部和辖区企业点对点”结对帮扶11户少数民族相对困难家庭,重点扶持4家少数民族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累计为少数民族群众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00余万元;成立舞蹈、书画等协会组织,吸纳23名少数民族群众为会员,在群众性文娱活动中表演民族才艺;由少数民族群众编排的节目《古风古韵》荣获中石化系统文艺创作一等奖,推动了各民族文化大融合、大发展。

(记者 郑靖靖通讯员 陈万山 实习生于松靖)

新闻推荐

东营区 提升街巷“颜值” 助力文明创建

本报讯“周围环境的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感受是实实在在的。乱停乱占不见了,卫生死角消失了,墙面上恼人的小广告也没了踪影,街道...

东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