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暑不当易伤阳气 伏天来了,消暑莫忘强身
“初伏”已入,天气更加炎热,特别是潮热多雨的日子,更容易让风、热、湿邪一起爆发,引起感冒、头晕、反胃、失眠、盗汗、溃疡、腹泻等问题……不少朋友只顾着贪凉消暑,却一不小心就损耗了阳气,导致疾病。
四种体质要当心辩证应对过三伏
中医认为,夏季阳气大盛,是补充阳气的好时机,但同时也是风、热、湿等外邪较多的时期。针对不同的体质,给大家带来了不同清凉祛火的好方法,消暑补阳两不误。
1、阴虚内热型
阴虚体质在夏季受天气影响,会进一步加重内热的问题,变得特别怕热、易上火、易溃疡。同时还有口渴、咽干、咳嗽、面色潮红、手足心热、便秘等症状。出现阴虚内热时依靠冷饮和空调不但不能消除内热,反而容易着凉患病。
【清心祛暑饮】淡竹叶6—10克、金银花6—8克、莲子心5克、桑葚10克、甘草5克。用沸水冲泡,放置微温时即可饮用。有清热除烦、滋阴降火的功效。
2、脾胃虚寒型
夏季人体内阳气活跃外散,会固护在体表,对脾胃的保护功能相对弱一些。这时如果饮食过于寒凉,就会伤及中焦脾阳和胃气。
脾胃虚寒的人容易被寒邪入侵,引起口苦、口臭、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反胃、恶心、腹胀、腹泻等症状。
【丁香肉蔻鸭】取丁香、肉桂、草豆蔻适量,加水煎熬,水沸后多熬煮20分钟,反复两次后滤出药汁。将鸭子、葱、姜等放入药汁炖煮即可。有温脾暖胃、和中散寒的功效。
3、气虚痰淤型
气对人体津液有固摄的作用,气虚时人体津液失调,代谢降低,常常易有痰湿淤积。具体表现为身型肥满、四肢浮肿、多痰、多汗、口唇色淡、眼泡微浮、懒动、嗜睡等,喜欢吃甜食和肉食,喝水少。
这种体质就算出汗也多为虚汗,所以不宜多食冷饮。如果不注意补气化湿,容易引起风热感冒、鼻炎、咽炎等疾病。
【保元汤】取甘草6—9克,党参9—15克,黄芪15—30克,煮水饮用,也可加适量陈皮,有补气化痰的作用。
4、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是由于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气火过炽所致,是肝脏实热证,常有头晕胀痛、面红目赤、耳鸣、心烦失眠、急躁易怒、尿短黄、便秘等症状,手掌大鱼际区赤红。
肝火上炎的人在夏季尤其难熬,如果任其发展,容易引发肝病。
【清火荷叶茶】取荷叶、菊花、夏枯草、枸杞、决明子、紫苏适量,煮水饮用。具有清肝祛火、理气和中、疏肝解郁的作用。
入伏三道清凉方消暑强身两不误
不正确的消暑方式会损伤身体,3个饮食清凉方,既能凉爽又能改善体质呢!
1、黄芩薄荷饮
取黄芩9克、薄荷6克、甜叶菊3克,沸水冲泡即可,适合日常调理。它能帮助我们疏调气机、缓解燥热、滋补阳气,尤其适合有内热体质的人。
2、清热三叶茶
取干荷叶3克、桑叶3克、淡竹叶3克,绿茶适量,沸水冲泡即可。这道茶性质温和,能清热祛暑、除烦利湿,正适合夏季,茶叶还有调节睡眠、辅助降压的作用。
3、冬瓜枸杞汤
取冬瓜皮、冬瓜籽、芦根、白茅根适量,煮沸后滤净,再加入山药块和冬瓜块炖煮即可。是滋阴、利肾的好食材。
固阳、温阳按穴位化解寒湿和血瘀
我们身上有许多能固阳、温阳的穴位,每天按一按有助于阳气升发,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化解体内的寒湿和血瘀。
1、补气益气:气海穴
气海穴位于前部腹部的正中线,肚脐往下1.5寸,即两横指宽的位置。平时可以用手指按揉气海穴,或者用筷子、笔等按压住穴位来回旋转,每次3—5分钟,可以缓解以各种气虚为主的症状。
2、振奋阳气: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前脚掌正中,左右两块肌肉交汇处,明显有凹陷的位置。每天泡脚时或睡前可以用手按揉涌泉穴,每次3—5分钟。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第一个穴,肾为生命之本,是阳气的升发之处,所以涌泉是振奋阳气的一个重要穴位。
3、诸阳之源:督脉
督脉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主全身阳气升发。坚持每晚睡前捶背5—10分钟,或白天让后背晒晒太阳,都可以刺激督脉穴位,吸收阳气补益自身。
东营益生堂药业中医诊所巨宏平副主任中医师提醒大家,文中所有调理方未必适合所有人,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新闻推荐
根据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相关规定,拟面向社会以公开竞价方式,处置科技类废旧机器设备一批,现将有关情况公告如...
东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