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远行的力量

大众日报 2018-03-09 02:05 大字

□本报通讯员于佳范卉张康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不幸的朋友画一个小气球,他就不觉得孤单了;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爸爸画一个大飞机,这样爸爸就能回来陪我玩了。”

上小学三年级的林歆然两年前写下这篇日记时,距离他1500多公里外的蒙古国乌兰巴托,他的父亲、东胜蒙古公司商务经理林文杰正在参加一场关键的商务谈判。

今年春节,父亲终于回来了,然而短暂相聚后,面临的却是又一次离别!

不舍的拥抱

2月24日,正月初九,冬日和煦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屋里,让人觉得温暖又舒适,零星的鞭炮声从远处隐隐响起,年的味道还没完全散去。

在位于东营市胜利第二中学对面的胜荣小区刘岗家里,70多岁的老母亲宋建华一早就把面和好了。“送行饺子迎接面,每次都这样。”厨房里,带着醇厚胶东口音的老人伴着爽朗的笑声。儿子今天要返回工作岗位,对她来说这顿饺子必不可少。

刘岗,东胜蒙古公司工程师,在位于蒙古国东戈壁省宗巴音生产基地已经工作了五个年头。由于工作特殊性,每两年回来过一次春节,平时也是每隔三到四个月才能回来一次。

在宋建华印象里,儿子上次回来过年已是前年的事。听说那边牛羊肉比蔬菜便宜,生活条件也有限,每次刘岗一回来,母亲都会做满满一桌子他喜欢吃的饭菜。

今年春节,轮到刘岗回来过年了。他和媳妇吴彬特意带着双方父母、儿子和外甥女一大家子八口人去海南三亚过的年。

陪伴家人的太少,他想趁着父母身体好的时候,多带他们出去转转。唯一的遗憾,就是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过得太快。

转眼就到了要回去的日子。依旧是一桌可口的饭菜,依旧是临别前的嘱托与叮咛,只是这一天,吃起来的心情已与刚回来时大不相同。

东营到北京的飞机是下午三点钟,刘岗一点就要出发赶往机场与同事会合。临出门前,九岁的儿子扑到爸爸怀里依依不舍地亲了他一口。

同样不舍的还有林文杰的妻子李娜。她说,虽然也习惯了这种送别,但每次关门前的那一刹那还是需要一个拥抱,就希望他在外面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对他们来说,再次见面,又将是几个月后。

“我的画里,没有爸爸”

在五岁的米奇心里,爸爸好久才回来一次。从去年底开始,这段等待的日子似乎变长了。

张虎贲,蒙古公司地质师,五个月前从高青采油管理区调到蒙古公司。与刘岗和林文杰不同的是,这个春节他没有回来。

2003年成立的东胜蒙古公司,现有员工203人,其中中方人员68人。这个春节,除了和刘岗一样回来休假的员工,有近20名中方员工依然坚守在岗位。

从孩子出生,工作就在家与单位之间奔波,现在这个往返的距离不仅更长了,回家的时间也从一星期变为几个月。

第一次独自在外过年,这个春节他特别想家。在那里,他们有个约定俗成的规定,吃饭时一不谈父母,二不谈媳妇,三不谈孩子,因为一旦聊起家人,这顿饭就吃不下去了。

有一天女儿米奇画了幅画,她对妈妈说,大的是鱼妈妈,小的是鱼宝宝。妈妈好奇地问,怎么没有鱼爸爸?孩子回答说,爸爸天天不在家。望着孩子稚嫩小脸上那双忽闪的大眼睛,妻子孟令伟心疼不已。

蒙古国气候干燥,张虎贲去了之后无法适应。刚开始每晚临睡前他都往地上洒些水,可还是经常被干醒。后来同事们告诉他,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慢慢适应。他说,其实在那里,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上的困难都能克服,唯独对孩子陪伴的缺失无法弥补。

这种愧疚也曾让林文杰泪流满面。多年在外工作让他忽略了与家人情感上的沟通,直到看到儿子的日记后,他才真正体会到孩子对父亲没有陪伴在身边的那份缺失与渴望。

和妻子结婚这12年,他把2/3时间给了那片遥远又荒凉的土地,与家人在一起的回忆只剩下一张张无法衔接的碎片————2006年相识、2007年结婚、2009年有孩子。“回来一趟结婚,回来一趟有孩子,再回来一趟孩子上学了……希望下次回来的时候,不要是孩子该上大学了。”林文杰苦笑着说。

可是越想陪伴,工作越是抽不开身。牵扯到与蒙古人谈判施工合同,去年腊月二十三回到东营后,林文杰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辗转又去了公司连轴工作好几天。原本十多天的假期,留给妻儿的时间只有寥寥无几。

不大的旅行箱里,有一半是谈判文件,成为这趟旅途中唯一陪伴林文杰的东西。在他心里,家人再重要,也不能耽误工作。

“要好好的,家里不用操心”

李娜曾对婚姻曾充满美好的想象——一家人能够天天在一起。可后来她却发现,现实与理想反差太大。

结婚12年,母亲的陪伴也跟随了12年,最初是照顾怀孕的女儿,后来是帮着带外孙。

婚后生活不仅没有脱离父母,反而一直拖累他们,巨大的心理落差曾让李娜焦虑过、痛苦过也愤怒过,久而久之,她在这种分隔两地的煎熬中慢慢适应了,“路是自己选的,谁也怪不着。既然当初选择了他,就是因为爱;既然有爱,就应该把爱变成一种力量,变为他事业背后的坚强后盾。”

因为爱,刘岗的媳妇吴彬还学会了开车。丈夫出国后一个冬天的晚上,她带孩子站在路边等了一个小时没打上车,那时候她就发誓:“儿子,妈妈一定要学车。”

虽然好几个月才能见一次,不过让李娜和吴彬感到欣慰的是,单位每两年会组织家属去那边探亲。

然而无论离家的路有多远,最让她挂念的还是丈夫的安全。去了那里李娜才深切体会到,那边毕竟不是中国,没有任何人会为你考虑,甚至还面临着许多未知和可能出现的危险。在她心里,安全永远是第一位,他只要好好的,家里不用操心。

除了无限的期望,作为父亲和一名老党员,刘昌茂希望儿子安心回到工作岗位,踏实工作,努力完成工作任务,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他觉得,男人无论走到哪里,身上都要有份责任,只有把大家庭建设好了,小家庭才会更好。

15年来,正是带着这份嘱托,胜利油田东胜蒙古公司累计在蒙古国产油66.08万吨,先后被蒙古国政府评为“蒙古国十佳外资企业”,连续多年被蒙古国中华总商会评为“十佳中资企业”,为中石化和胜利油田在国际市场赢得了声誉。

鸿雁有两个家,一个是长途跋涉温暖越冬的异乡,一个是顶风冒雨怎也割舍不下的归宿。对像林文杰、刘岗和张虎贲这样外闯市场人员来说,又何尝不是呢?!他们就像候鸟一样,始终在两个“家”之间奔波,在一带一路上默默奉献着他们的青春。

新闻推荐

点滴平凡小事汇成爱心之家 河口区新户镇东村郭翠平、胡景安家庭

妻子热爱调解员工作,丈夫全力配合。郭翠平从事调解工作28年,是全国优秀调解能手、山东省优秀调解员、山东好人之星。这源于她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执着,也离不开丈夫胡景安的支持。“刚开始确...

东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