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我们的工资该由谁来支付?》后续报道4名农民工领到工资了

黄河口晚刊 2010-07-22 04:21 大字
本报讯 本报7月19日曾报道了《我们的工资该由谁来支付》一文,对安徽农民工陈建设等人被拖欠工资的事情进行了报道。7月21日,记者再次来到工地,在本报记者的见证下,陈建设、岳宏及陈传利父子 4名农民工,从包工头王良(化名)处领回了工资,问题得到解决。

几个月前,陈建设、岳宏和陈传利父子被包工头刘杰带到东营的工地干活,可是后来刘杰却不见了踪影,4名农民工讨薪无门,便四处投诉,后来到东营日报社寻求帮助。

7月21日,记者获悉刘杰的老板王良从天津回到了东营,便赶到了工地。在板房里,记者见到了陈建设、岳宏、陈传利父子以及王良等人,东营市清欠办的工作人员也赶到了现场,共同协商解决4名农民工工资问题。

关于偿还工资的问题,双方各执一词。“我已经把陈建设等4人的工钱全部结算完,并将钱交给了刘杰,工人的欠条是刘杰带领他们在其他工地干活欠的,所以他们应该找刘杰要钱。”王良边说边拿出了那张结算工资的证明,上面有刘杰的签字。而陈建设则说,手上欠条则证明他们是在王良的工地干的活,而且根本没有拿到过钱。双方的焦点集中到已经跑了的刘杰身上。

没有了刘杰,双方都没有证据证明各自的说法,最后在市清欠办及本报记者的斡旋下,两方互相让步,王良答应先支付工人在自己工地干活的工资,并让他们立下收据,而工人也同意这一方案,其他事宜回老家再找当事人刘杰处理。随后,双方立下字据,按上手印,当场领取了各自的工资。

支付完工资后,王良和陈建设等人不约而同地说,他们都认错了人,是刘杰坑了他们双方。双方愉快地握手言和,并共同对市清欠办工作人员、本报记者表达了谢意。

领到工资,岳宏、陈建设等人说还清欠商店的钱,明天就回老家。临别前,几个人握住记者的手,不断地表示感谢,感谢东营有关部门及报社帮忙解决了欠薪的问题。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服务咨询企业专利咨询检索有了专门机构

近日,东营市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已建设完成并对外开放。该中心可提供包括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家以及欧洲专利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内的七个国家和两个组织的专利检索咨询服务,并围...

东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营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