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霞:帮49岁“黑户”办好了身份证
“感觉和做梦一样!”
12月 18 日下午,雪后初晴。利津县公安局汀罗派出所户籍民警张霞驱车15 公里,将崭新的身份证和户口簿送到了任富珍手里。这一天,49 岁的任富珍终于摆脱了“黑户” ,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张身份证。
没有法律意义上的身份活生生的人活得像个影子
时间倒推到1988 年。17岁的任富珍从甘肃定西来到山东打工。离家两年后,经人介绍,任富珍与比自己大 14 岁的老姚结婚,一直生活至今。说是结婚,因为任富珍的身份问题,两人一直没有在民政局进行结婚登记。直到今年12 月份之前,姚家的户口簿上,只有老姚和儿子小姚两个人。在法律意义上,任富珍这个活生生的人,一直“ 游离” 在姚家之外。
任富珍所在的村子,是汀罗镇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全村不足十户人家。 尽管人口稀少、消息闭塞,任富珍的“身份之谜”还是成了村民谈论的话题。
任富珍的身份问题曾在一个走不出的圈圈里打转
亲戚们传过来的消息也不断提醒着任富珍,可以利用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机会解决一下户口问题。今年9月,任富珍来到利津县公安局汀罗派出所,提出想办理身份证。
户籍民警张霞告诉任富珍,按照正常程序,公民办理户口迁移后,相应业务可以方便地在新的户籍地办理。张霞很自然地登录公安系统,想要查询她的身份信息。 任富珍不识字,更不会写,连自己的名字是哪三个字都不清楚,只是知道个读音。甚至自己的出生日期,都不知道是哪年。根据任富珍提供的同音字,张霞将各种可能的排列组合检索了一遍又一遍,成千上万条的信息查询后都没有结果。
“系统上查不到她,不代表一定没有她这个人。”好在任富珍知道自己原籍在哪。张霞联系到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城关派出所,确认任富珍在当地无户口。也就是说,任富珍其实一直是个“黑户”。任富珍的“办证之旅”难度又增加了一重。按照正常程序,她需要先返回原籍办理落户,有了户口,再迁移到汀罗才能成立。可是她没有身份证,无法购买火车票、汽车票,别说回甘肃,出山东都是个问题。再加上家庭不富裕,来回的费用也成问题。办身份证需要有户口——落户要回原籍——而没有身份证根本回不去,任富珍的身份问题在这个走不出去的圈圈里打转。
历时三个月一家人终于在户口簿上团圆
常规程序走不通,张霞想到的是“非常规操作”。经过上级单位批准及双方派出所沟通,张霞决定为她异地办理户籍业务。
9 月,张霞主动与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城关派出所取得联系,与派出所户籍警反复沟通,查找任富珍的原始档案,得知任富珍在当地仅有居民身份证出生编码,但无户口。张霞又发函至陇西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请对方以书面回函的方式明确任富珍在老家无户口,同时提供其原始档案复印件,并委托汀罗派出所在实际居住地帮助补落户口。10 月,接到对方回函后,张霞正式接受任富珍的落户申请,并开展落户核查。同时,张霞开展入户走访,先后向其本人、家人及了解情况的村书记、网格员等人进行核实,并制作询问笔录,核实任富珍在汀罗辖区实际居住和生活情况。情况属实后制作核实报告,并将所有材料上传系统上报审批,将任富珍补落户口至汀罗镇社区集体户。至此经过长达三个月的工作,解决了困扰任富珍多年的户口问题。 12月,任富珍的身份证办出来了。
12 月 18 日,任富珍终于以女主人的名份,因夫妻投靠出现在姚家的户口簿上。
“这回在一个本上了,放心了吧?”张霞问道。老姚停下手里的活,抬头嘿嘿一笑,“放心了。人一辈子,没有个户口,不像个事儿。我家两个大事,这算了了一件了。”老姚站起来,嘴边笑出了三道褶子。
离家 32 年,家乡的印迹只剩下了任富珍改不掉的西北口音。拿到身份证最想干啥?“儿子娶上媳妇,我们一家四口回老家!”她说。【赵艳芳崔立慧孙非】
新闻推荐
近期,进口冷链食品核酸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波及省份增多,涉及产品范围从海产品到畜禽肉类产品。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
利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