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学校食堂员工张小来和薄友霞夫妇 一天工作十几小时,只为孩子吃好
□本报记者刘一颖
6月3日,凌晨3点20分,天色如墨。利津县北宋镇实验学校的校园里,唯有西南角的食堂一片明亮。
测温、双手消毒、登记,记者迈过高高的挡鼠板,进入食堂,食堂员工正将已高温消毒的餐盘一一摆放在餐桌上。在操作间,记者见到了忙碌的张小来和薄友霞夫妇。这对80后夫妇是食堂资历最老的员工,今年是他们在此工作的第16个年头。当天的学生早餐是肉包子和大米粥,配小咸菜。张小来正在切肉,准备调馅;薄友霞已和好100斤面,正将笼布铺在57个蒸盘上,并涂上薄薄一层油。“刚过三点我们就到了。先测温、消毒、登记、洗手,穿戴好口罩和工装,才能进入操作间。”张小来估算了下,因增加了测温、消毒等环节,工作开始时间提前了半个多小时。
4点10分,天色微微亮起。面已发好,薄友霞和其他四位食堂员工忙着包包子。“小薄做面食很有一手,花样多,孩子们都很爱吃。她还是一级面点师呢。”食堂员工李吉玲说。每盘20个包子,四行五列均匀分布。“孩子们正处在长个子的阶段,不少孩子还很挑食,我们想尽办法让他们多吃点。”为此,薄友霞都会把面发得软一些,吃起来口感更好,但这需要更长的醒面时间,她则需要起得更早。
食堂工作很是繁杂,但每个细节都讲究章法。5点20分,1000多个包子进了蒸车,薄友霞抱着十四五斤的冬瓜走进操作间,洗净削皮,为午餐杂烩汤配菜。张小来正在炸酥肉。为了让肉更入味,昨晚9点半下班后,他切好肉拌匀调料,到家已10点多。
7点,包子、咸菜、米粥和餐勺已摆进餐盘餐碗。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学生就餐错峰错时,全校759名学生分7点15分、7点30分两批用餐。7点30分,257名9年级学生有序进入餐厅,偌大餐厅里,除了碗盘碰撞声、椅子摩擦地面的声音、轻微的咀嚼声,听不到其他声音。
“这个小姑娘吃饭挺挑的,我都偷偷地看她吃得多不多。如果她把饭都吃完了,说明这顿饭学生应该都挺爱吃。”为了了解学生喜好,薄友霞暗自选了“参考样本”,观察第一排最左边小姑娘的吃饭情况——学生们吃饭位置是固定的。
早餐期间,张小来来到餐厅后门,接收当天的大宗食材。“我们县所有学校食堂的大宗食材都是统一配送。”张小来将土豆过秤后,翻出埋在下面的土豆,检验大小质量。“不能光看上面的蔬菜新不新鲜,下面的菜也得仔细看。还有猪肉,我都会看看有没有粉瘤、肉的色泽咋样。自从县里统一配送食材之后,质量都不错,但也不能放松。”
8点10分,工作近5个小时后,张小来和薄友霞吃上了早饭。10分钟后,所有的食堂员工用餐完毕。张小来负责拖地、做午饭。半个小时过去,拖地完成。薄友霞负责清洗餐盘。“以前是两人用一个餐盘,现在每人一个餐盘,清洗工作量翻了一番。”薄友霞说。
接着又忙午饭。12点,学生午餐结束。张小来和薄友霞等食堂员工完成洗碗、拖地、擦桌一系列工作后,已是下午2点半。5月10日开学以来,毕业年级9年级要在校用晚餐、上晚自习,食堂员工增加了两项工作:做晚餐、给住宿生打热水。“有位大姐因为增加了工作量,觉得太累,辞职不干了,现在剩下我们8个人。”
晚餐是千层饼和芹菜炒肉,配小米绿豆粥。下午3点,薄友霞又开始发面,这是她今天用的第六袋面。“每天都和面‘较劲’,发面、揉面,包包子、烙油饼、蒸馒头。晚上下班手指头都是麻的,我今天中午给孩子们打饭,手指头都发麻。”三个小时后,24个直径50厘米的千层饼已被切成288角小饼,被放至学生餐盘中。
晚上7点30分,第三轮洗碗、擦桌、拖地开始。随后,张小来用煮粥的大锅烧开水。“学校安装了直饮水,但是它最多打8壶水。为了避免学生聚集,由我们烧水,给学生灌满暖壶。”水烧开后,薄友霞一手拎起一个灌满开水的水桶,朝宿舍楼走去。经过测温,薄友霞进入宿舍楼三楼,一桶热水只能装满三个暖壶,她得来来回回提热水。
晚上9点半,下课铃声响起。在学生下课前3分钟,薄友霞和同事给所有住宿学生的暖壶灌满热水,下班了。但张小来还没有下班。“明早孩子们吃卷心菜肉馅饼,我今晚得把菜和肉都切好。”
按照规定,学校后勤人员实行封闭管理,张小来和薄友霞带着小儿子也住在学校。终于下班的薄友霞,一进宿舍门,就开始收拾家务。小小的房间里,一切井井有条。10点,熄灯时间到,而张小来才刚进家门。
挥别夫妇二人,记者离开宿舍楼,转身一看,黑漆漆的校园里,只有他们家还亮着灯。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推动县直机关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共建互补,近日,利津县人民检察院机关各党支部到联系村开展“双联共建”活动。...
利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利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